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利舞臺雖然是利家的產業,但以利家和邵六叔好到穿一條褲子的情況下,利舞臺就相當於是六叔的主場。

為了面子和氣勢,鄒老闆和雷老闆都沒有來捧場的理由。這兩個老闆都不來,李明豹也不好單獨的請六叔來,要不然豈不是要把其他兩個老闆都給得罪了?雖然這些小問題他們未必會說什麼,但李明豹也要注意一下影響不是。不能合作都還沒有完成,就把合作的老闆給噁心了吧?

所以,在上面三個大佬不來的情況下,李明豹也就只有讓電影界的明星來得多一點。好在李明豹在香港,面子還是有的,無論是哪邊的人馬,都要給李明豹面子,所以明星上的人選,十分豐富。

要不是李明豹只要質量不要數量,那或許這次的首映式來的全都是電影明星。但就算這樣,香港那些一線明星,除了在外地肯定來不了的人,基本上都來了個遍,無論是邵氏的,還是嘉禾的,抑或者是新藝城的,只要李明豹發出邀請的,就沒有敢不來的人。

從這點上來看,李明豹作為新晉的圈內大佬,權威還是有很大的,甚至除了李明豹能把三家的人都請來之外,換了六叔,都不可能把人叫得這麼齊全。

等到了首映式,那些請來的,沒請的記者們,是徹底的忙壞了。那麼多的明星同時出場,他們好幾天的稿子都有了。而對於參加首映式的那些香港民眾來說,這首映式更是猶如過節一般,有戲看,有明星看,更有好看的電影看,這樣的日子,比起過節來更爽。

首映式之後,就是電影正式開幕。當這些觀眾真正的進到電影院,看到了電影以後,才知道什麼叫做震撼,香港的電影也可以拍成這幅模樣,簡直是顛覆了他們的感官。o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城熱議

第二天,香港各大報紙不約而同的把關於這部電影的訊息,作為頭版頭條。就連一向嚴肅的明報,也不能免俗。而這並不是李明豹用錢的結果,而是明報自願報道,就連金大俠都寫了評論。

“大家都知道,我和李生算是老交情了,這個交情或許要比和逸夫還要早。當初李生在我們明報投稿的時候,我就知道李生是個人才,在武俠小說上面,他的才能讓人難以忘懷。

而後面李生不務正業的去拍戲了,我當時還在可惜,可惜了這麼一個文人卻去做了不想幹的事情。但之後李生在電影行業當中一發不可收拾,我才發現,李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全才。

而這次的電影,我也去看了。對於李生的電影,我也尤為佩服,一部槍戰片,卻硬生生的讓情義二字,貫徹全程。這點,讓我知道李生寫故事的能力,並沒有退步。

但我還是要說,李生,都這麼久了,你還不出新的文章,難道是忘了你也是文人麼?不寫文章的文人,又怎麼能長久,不能吃老本啊!”金庸的評價,雖然並沒有過多的說怎麼樣,但那讚賞的語氣,是怎麼也掩蓋不了的。

並且金庸在點評的時候,也不忘了要打廣告,讓李明豹給他明報供稿子。這樣的評論出來,讓李明豹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段時間,的確是好久都沒有給明報供稿子了,但他也沒有辦法,最近都在忙著電影的事情,哪裡還有閒下來的心情寫書?

但既然金庸都把這話題報上了報紙,李明豹就知道自己躲不過了,等什麼時候抽空,他還得寫點文章,發到明報上面去,要不然金大俠那邊,實在是說不過去。

但好在金大俠沒有發最後通牒,李明豹有充足的時間來弄稿子,等過了這段時間以後,就得去明報轉一轉。文人這個身份,對於李明豹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尤其是在香港這地界,有了這個身份,很多事情都會好辦一些。

明報的讚美還算是比較含蓄,但東方日報那邊,卻相當於在裸的拍馬屁。什麼好話都用在了這部電影上面,並說這部電影開創了先河一類的東西,反正只要是大家喜歡的字眼,東方日報都放了上去。

本來嘛,東方日報就是針對市井大眾的,大家喜歡看什麼,他們就寫什麼。再加上東方日報和李明豹這個財神之間的關係也是不清不楚,所以他們拍起馬屁來,也是一點都不吝嗇。

至於星島日報,這個時候早就把節操給丟掉了。以前黑李明豹的報道,立馬就換成了現在的全部讚美。倒不是說李明豹給了錢,主要是李明豹現在太過耀眼,不說他在電影行業上的影響力,單單說李明豹手裡面的流動資金,就能讓大部分的人閉上自己的臭嘴巴。

香港是個金錢社會,李明豹有上億港幣的時候,他們都得有點小心了,而現在李明豹的資產,雖然沒有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