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亞巨星這一塊,晉升制度我是贊成的。東亞巨星既然要作為我們電影行業的對外招牌,那麼嚴格的選拔制度,就必須要執行下去,這樣對形成我們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有很大的好處。但是關於人數的限制,我就覺得沒有必要那麼嚴格了,僅僅只有十個名額,並且任何時期都只能有十個名額,最殘酷的就是要是這十個名額滿了,那麼有人達到晉級的條件,就必須要擠下之前在這十個名額當中的一個名星。這樣對那個名星的品牌價值來說,實在是一個大的損失。要是允許特例的存在,就比較完美了。”那個叫做中村的日本電影老闆,慢悠悠的把自己的話給說了出來。
聽到中村的話,李明豹也無奈的回答到:“中村君,不是我的要求嚴格,實在是因為我制定的這個規矩,僅僅只有十個名額,是經過很詳細的計算之後才得出的結論。限制這個名額,其實並不是我的本意,難道我就不知道越多的東亞巨星出現,我們電影行業的影響力就越大?
這些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整個東亞的商業環境,至少是現在的商業環境,其實最多也就能夠承擔十個名額,人數少了,品牌價值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但人數多了,東亞地區的商業環境,也養不起這麼多的東亞巨星。如果以後東亞的經濟環境變得更好了,那麼不用你說,我們都會開放更多的名額,但東亞經濟環境要是和現在差不多,每多一個東亞巨星的出現,我們這個明星制度的含量,就會越低。二十個東亞巨星出現,那麼這個東亞巨星,也就不值錢了。”
其實這就和限量版還有大眾版是一個道理,就像有些限量版的汽車,他們本身的價值,或許也就只有五百萬左右,實際效能在四百萬左右。但由於他們是限量版的,那麼無形之中,他們的品牌價值,就會更高一些。而一些大眾版的汽車,就算是他的價格有六百萬,實際效能也保持在五百萬的級別。這兩種車開出去,絕大多數人會更加關注那種限量版的汽車,而不是大眾版,價格更高一些的大眾車型。
東亞巨星在這個方面上,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十個東亞巨星,大家都知道這是限量版的,所以他的價值就算是李明豹他們這些行內人不炒作,行外人看到好處之後,也會幫忙炒作。但要是東亞巨星的人數多了,二十個,三十個,別人就覺得你這個級別的名星太多了,有些水,雖然實際上這些名星其實都達到了這個級別,但他們花錢依舊不會痛快。十個就剛剛好,再多了,別人就會覺得不值了,有錢人的世界,永遠是限量版的最好,大家也最為期待,要是大眾版的東西,他們反而不會那麼在乎。
李明豹的解釋一出口,中村老闆也明白了這裡面的門道。其實他是真的有些可惜李明豹制定的這種規則。尤其是他手上的電影公司同樣也不小,那麼以後或許就會遇到這樣的麻煩。自家培養出來了一個東亞巨星,然後十個名額徹底的滿員了,但在這個時候,卻有另外一個名星達到晉級的條件,並且在牌位分值上,比起自家的名星要高上那麼一些。要是在排名上更高一些,倒也無所謂,但要是排名在第十位,那麼就會很不幸,本來東亞巨星的頭銜,就不得不讓位了。
單純的讓位什麼的,或許也就是演員本身會比較關注。對於電影公司的老闆來說,實際意義不會太大。怕的就是人讓位了,他代言的品牌價格,也會因為演員排名下降,而要自己公司掏出錢來彌補別人公司的損失。
現在所有的人都明白,東亞名星和東亞巨星之間的差距,絕對是想當巨大的。畢竟東亞名星這一塊,李明豹可是沒有限制什麼的,只要電影行業繁榮起來,就算同一時期出現一兩百個東亞名星都無所謂,但東亞巨星,卻是有著嚴格的控制。僅僅只會有十個,會少,但絕對不會多。
這樣一來,東亞名星和東亞巨星之間的差距,就不單單是錢和人氣的差距了,而是要上升到限量版和大眾版的差距上面去了。窮者越窮,在名星制度上面,也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六百零九章天與地的差距:
第六百一十章 天王巨星的標準
李明豹這樣做,也是對整個行業有好處,所以即便其他的那些老闆們有什麼樣的想法,也最多就是心裡面想一下而已,而不是拿到檯面上來說,畢竟限量版要是弄成了大眾版,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沒有好處。
而到了這個時候,李明豹對於名星制度的規劃,基本上也都全說出來了。而這些制度,現在也沒有反對的人了,可以說等到行業大會之後,就可以正式實施了。但是正式實施,還需要一個媒介,那就是對名星的管理委員會。
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