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要是出來了,那就是在打臉了。說得不好聽一點,這樣的名星,對那些企業來說,完全就是坑錢。既然我們行業已經打定主意要把這個生意給做好,在這個上面不把關,弄出一個殘次品給老闆,也是對我們信譽的一種抹黑。
爆紅的名星,可以讓他們快速升級,但最多也就是達到東亞名星的高度。而這樣高度的名星,那些外行公司們,多少也能承擔得起,就算是出現損失了,彌補也比較容易。但是東亞巨星這樣的招牌要是損失了,無論是對哪一方,都是慘痛的代價。所以這個級別,我們必須嚴格的控制。
不能說每一個晉級成為東亞巨星的名星,都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但至少也要讓這個級別的名星明白,他們的一舉一動,已經不單單是代表他們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著整個行業的利益。做什麼事情,都得三思而後行。不能不顧腦子的就弄出一堆的糊塗事情來,那樣到最後買單的還是我們這些電影人。
同樣的道理,對於那些有損我們行業形象的電影人,我們同樣也需要苛刻的手段來處罰。就比如出現一些在行業外名聲很臭的那種名星,因為某些原因而導致他引起了公憤。對於這樣的人,我們也需要快速的處理掉他們,以免出現害群之馬,讓我們行業受損失。
第六百零七章行業大會6:
第六百零八章 名星換代快如雨
聽到李明豹的回答之後,其他的電影老闆們都明白了李明豹打的是什麼主意。說實話,李明豹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這些電影公司的老闆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李明豹制定的規矩,是想當嚴格的,嚴格到很多地方,這些電影公司的老闆們都下不了手。要不是因為這個制度從根本上能夠給他們帶來大量的利益,他們也不會任由李明豹這樣的規矩出臺,因為那樣限制太大。但是李明豹在限制的同時,也很有靈活性,並不是說什麼樣的東西,都不能夠改變,這就讓這些老闆們心中比較舒服了。
但李明豹這樣的靈活,對於老闆們有好處,同樣也是有壞處。因為要是大家都把靈活性運用得比規矩都還要誇張,那麼說不定以後的名星全都是靠靈活給弄出來的,這樣嚴格的制度,豈不就是要被鑽空子了?
所以在李明豹解釋完畢之後,另外一個印尼的老闆開口說到:“李老闆,你這樣的靈活處理方式,很是別開生面。對於我們電影行業的定位,也想當的準確。但畢竟這樣靈活的升遷制度,本就是對整體的名星制度的一個挑釁,萬一有人來鑽這個空子,那麼以後名星制度,難免會成為靈活制度的附庸啊。關於這一點,李老闆你又是怎麼打算的呢?”
這個印尼的電影公司老闆,倒不是真的要給李明豹挑刺,而是他真正的關心這方面的問題。雖然大家都是東亞的同行,但是同行和同行之間的差距,也是想當大的,雖然他這樣的老闆能夠在印尼算得上是一流的電影公司,也是大型電影公司,但要是他的公司從印尼走出來了,和那些比較拔尖的大型電影公司之間,就會有很明顯的差距。這個差距就好像之前香港電影那樣傾銷一樣。
從實際的角度上來說,香港這邊,無論是六叔還是鄒文淮,抑或者是雷爵坤,他們三個人的電影公司,在整個東亞地區的一流電影公司當中,其實也是想當拔尖的,在實力上面,絕對能夠排行前十,當然,也就是現在,至於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模樣,那還得往後看。要不是有這樣的底氣,他們之前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放國外的電影公司進入香港的市場,可惜當初他們有些自大,沒有想到湧入香港地界的電影公司會那麼多,並且不乏其他國家一流的電影公司,單對單面對,他們壓根就不用在乎,可惜那些公司進來,壓根也不是單對單的局面,這才是造成他們被動的根本原因。
最弱的雷爵坤,都能夠擁有排行前十的能力,就更別說一向強勢的嘉禾了,他們在日本和韓國還有臺灣地區的市場份額,都想當的大。除了資本上或許比不過那些在發達國家地區的電影公司之外,論到電影公司的軟實力,他們絕對是想當雄厚的。
但並不是說每一個電影公司,尤其是大型電影公司,他們的實力都能夠強成這個模樣,有些電影市場薄弱的地區,他們在本地能夠算得上是一流的電影公司,但要放到一些市場發達的地區去比較,就未必還能夠算得上是一流的電影公司了。而這個印尼的老闆,很明顯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基本上完全沒有培養出東亞巨星級別的電影名星,就算是東亞名星級別的電影名星,那都還得看運氣。所以他也僅僅是想要安分的賺一點錢而已,並沒有太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