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些錢他們又不是拿不出來,連日本人都能弄出來的東西,美國本土的財團,難道還弄不出來?
所以錢其實就是資料,不代表實力。但要是李明豹把這筆錢放在香港或者是大陸,就完全能夠影響到那邊的經濟格局,然後坐到規則制定者的位置上面,這樣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就像政界上面,一個非洲小國的元首,他們整個國家的實力,或許還趕不上中國的一個縣城,放到中國來,也就是一個縣委書記的級別,在中國內部的官場上,這樣的人數量絕對不算少,根本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如果這個小國的元首到中國來進行國事訪問,那麼接待他的人,至少都會是中委這個級別,一般的省委級別,都沒有這個資格,雖然實際上這個小國的實力,最多也就是相當於國內的一個縣的實力,但是規矩就是規矩,而不是以實力來決定的。
放到李明豹這裡,規則其實也很簡單,他在美國有一百億美元的資產,放到美國,也就是一個小型財團的規模,左右不了格局什麼的東西,但是放到香港,他就能直接和港督對話,並且話語權絕對不小。這就是格局,這就是待遇。所以李明豹現在小胳膊小腿的時候,壓根就不會把根基放在美國,因為這邊他沒有存在感,得不到更多的利益。
第四百五十七章 節目製作公司走向正軌
有了這樣的基本原則,就代表李明豹在美國就必須要有強力的盟友,這些盟友說白了,就是替他檔災的。李明豹在美國就算是擁有了上百億的資本,格局都高不到哪裡去,就更別說他現在總資本也還不到十億美元的情況下,能夠和默多克還有約翰達成這樣的協議,說是走了大運都不為過。
有新聞集團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罩著李明豹,在李明豹初期和中期的發展過程當中,他遇到的麻煩都不會太大,甚至壓根就不會有太多的麻煩,畢竟李明豹是打算進入新聞集團內部,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了新聞集團的大樹,在名義上,李明豹也是會和默多克一樣,成為無國界的資本家,那樣對於他的投資來說,限制就完全不會像現在這樣,也不用李明豹費盡心思的自己花費巨大的代價,單獨的發展人脈,而是可以靠著新聞集團這個大樹,發展自己的人脈,在成本上,就節省了無數。
前路忽然被開啟,就意味著李明豹之前的桎梏被打破,而桎梏被打破,就意味著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如果之前他在美國做事還是畏首畏尾,就怕做得出格了,被人當肥羊宰殺。那麼現在他就沒有了這個顧慮了。
即便新聞集團這個時候在美國的勢力還不強,真要論起來,還沒有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這個地頭蛇有用,但是李明豹現在又不單單是靠著新聞集團,約翰那邊,同樣也是有協議的。這樣一來,就代表著李明豹中層和上層的路,已經徹底的被開啟了。先期靠著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後期靠著新聞集團,等到李明豹手上的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他誰都不靠,都能夠保住自己的財富,再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發展得戰戰兢兢了。
夢工廠的節目製作公司,到現在能夠拿得出手的產品,也就只有一個百萬富翁。並且就算是這個百萬富翁,夢工廠這邊,也不是完全把持得住,畢竟先期靠著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那邊的人力才能夠把這個節目給弄出來,所以真要說全域性掌控什麼的,離著李明豹還是有些遠。
本來這麼一個節目,李明豹是必須要抓在自己手裡面的,可是最開始的時候,他壓根就沒有這樣的實力,所以先期的構架,也就不得不妥協。但是到了現在,和約翰他們達成了協議,自己的製作框架,怎麼的也要給弄出來,再沿用以前的人手,總是會有一些麻煩。
所以在談成事情以後,李明豹就開始讓自己公司的人在美國全面招聘電視節目製作方面的人手,當然,僅僅是人手,而不是人才,因為美國這一類的人才,要價通常比較高,李明豹又不缺乏有腦子的人才,他僅僅是缺乏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勞動力,所以自然就捨不得花大價錢去挖高薪人才,能用的人手,就足以滿足他的需要,幹嘛還要浪費資金?
再說了,要找人才,在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這邊,就有了足夠的儲備,以李明豹和約翰之間的關係,挖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一些牆角,都不算什麼事兒。所以對外招收人才,李明豹興趣一點都不大。
在夢工廠的董事長辦公室裡面,李明豹看著一摞厚厚的檔案,然後對著面前穿著ol裝的美惠子問道:“新人進來以後,百萬富翁節目的製作,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吧?那些老人,有沒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當然沒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