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明豹心中很明白,錢對他來說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人才的培養上面,他有錢,大6也可以給他開放市場,可手上沒有合適的人才來打理這樣的市場,那麼最後的結果,就只能是被大6的市場給撐死。
這絕對不是玩笑,大6九十年代那麼多的公司,不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自己把自己給玩死的麼?他現在有的條件,比那些民營的老闆還要好,政府方面完全放綠燈,甚至就連市場,也沒有任何人和他競爭,按理來說,這樣的地方,對於商人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天堂般的存在。
可惜這樣的天堂,並不是說完全就沒有風險。就算是他之前規劃的三百家電影院,要是完全經營下來,對於李明豹的手下,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不花費兩三年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把這樣的院線給指揮得當。
要是一千家電影院,那麼李明豹現在手上的那些儲備人才,或許就會變得完全弄不好電影院了,就連基本的管理工作,也未必能夠做得到位。而要是按照老王的提議,弄出兩千家電影院來,那麼這個大6的院線,絕對會崩盤,就連最基本的查賬,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到時候下面的那些電影院的經理,隨便的搞些小花招,就能讓李明豹他們這些管理者吐血。別說賺錢了,能不被電影院給累死,連帶著讓李明豹手上其他的產業跟著崩盤,那都是燒高香了。
那麼多的經驗教訓,李明豹怎麼可能不知道,有了前車之鑑,李明豹要還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他就真的是白痴了。市場雖然好,但貪吃的下場就只有死路一條。他現在的能力,完全撐不起那樣的場面,就算是高薪挖人,也不會有任何的好結果。能夠擁有兩千家電影院管理經驗的人,就算是在世界上,都基本上找不到這樣高階的人才。
這還包括北美那邊。畢竟李明豹的電影院,不是老式的電影院,而是新式的電影院,每一個電影院的螢幕,最少都會有兩塊,理想的狀態下,會有四塊。而兩千家電影院,就會擁有八千塊螢幕,放到現在美國的市場上,都相當於一半的總數。
而美國的電影院線市場,可是分了很多家的,最強勢的院線霸主,他們手上的電影螢幕,也不會過五千塊。並且有這樣的規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幾十年來慢慢積累的結果。電影院和螢幕什麼的,都好弄,只要有錢,沒有弄不好的事情。
但專業的管理人才,卻是一個難題,別說李明豹找不到這樣的人才,就算是能夠找到,挖也挖不過來,有這樣經驗的管理者,在這年月基本上沒有出現,即便是接近的那些管理者,他們要麼就是別的公司頂樑柱,不可能隨便的就被李明豹挖過來了,即便是能挖,代價也會很大,連帶著李明豹還得得罪一家公司。甚至像這樣的人,本就是那些院線的股東之一,這樣的人,李明豹怎麼挖?鋤頭再好,也挖不動鐵牆。
要是李明豹真要走運的弄到這麼一個專業的人才,其實也就相當於走出了第一步,之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這麼一點。掌舵的人再牛,要是下面沒有人,他們還不是隻有看著。
兩千家電影院是什麼概念?這就相當於要李明豹一下子拿出兩千個電影院的管理經理,這還是基層的管理人員,單單是兩千個擁有管理電影院經驗的人,李明豹至少五年之內,是完全拿不出來的。就算是他努力的培養,也培養不出來,最終只能是高價挖人,這付出的代價,比起掌舵人都還要高,雖然每一個人的價錢不可能比掌舵人高,但兩千個人的數量,足以把質量給弄到天邊去。
而就算是解決了這個難題,下面每一個電影院你還得配上至少兩名出納,一個會計,至少三個售票員。還得加上副業管理人員,像這樣一個電影院,最少的配置,都會有二十個人,這樣算來,兩千家電影院,基層人員包括管理,至少都得四萬個專業人員,這麼多人,叫李明豹去哪裡找來?
這還是基層的人員,而每一個城市的電影院,至少也要配上一個區域經理,這算是中層,而每一個省份,至少需要一個總經理,這就是高層,而院線的總部,還得有很多高層來調配各個地區的資源,這需要的人數,至少不會下於三百個人。
這樣一算,好嘛。李明豹為了這個院線,至少得付出兩千個基層管理者,這還是最低配置,而正常情況下,一個電影院,至少也會有一個正經理,一個副經理,萬一有什麼事兒,不至於一下癱瘓,這就又是兩千個人。最低標配都得四千個基層管理人員。而中層的管理人員,也不會少於五百人,而高層人員,也不會低於一百的數目。
再加上其他相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