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在其他人的眼裡,就是諱莫如深的表現了。如此一來,別說那些原本沒看出苗頭的官宦世家了,就是那些個後起之秀雖然仍舊不知道到底為什麼,可見大傢伙都諱莫如深,這還得了了,只覺著這裡頭的水怕是著實深著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淹了水,忙都小心翼翼的回絕了。
正文 第四百零四章 打算
多謝jxmdni1981的粉紅票,多謝多謝~
而蘇銓之後續絃的妻子鍾氏的家族雖然家道中落,可年幼時也是使過大小姐的氣派的。
雖說給蘇銓做了續絃,可到底蘇銓爬到了這個位置上,又沒有前頭太太的兒女在她跟前鬧心,所以這日子過得一向都還可以,自然也就養成了個眼孔朝天的性子。覺著自家家世一流,兒子出息,自己又慈和,不是頂頂好的姑娘怎麼般配的上的。
所以可謂獅子大開口,不是高門不要,不是嫡女不要,不得寵的不要,沒有親兄弟幫襯的不要,妝奩不豐厚的不要,家裡頭姻親關係不顯的也不要
這麼七七八八十幾個不要一來,挑挑揀揀的直到蘇世彥十四五歲上,滿京城裡看了個遍,不是鍾氏看不上女家,就是女家看不上蘇世彥,鍾氏這才急了。對外雖仍舊抬頭挺胸的,可到底還是放低了要求了。
畢竟,這時候像蘇慎當初那般到了十五六歲還未定親的男子真是少之又少的。雖說男孩子比女孩子有優勢,畢竟女孩子到了十四五歲再無人問津差不多也就這樣了。可若是男孩子,即便年紀相仿的女孩子都已是定親甚至成親了,可到底,找個小上三四歲四五歲甚至相差更大些的女孩子也不妨事兒的。只是,如此一來,說不得就得像蘇慎那般拖到十**歲才能成親了,鍾氏如何不著急的。不說為了蘇世彥的名聲,就說下頭還有同房的弟妹的,哥哥不娶,下頭的弟妹到了年紀怎麼嫁娶?這通通都是麻煩事兒。
可這時候,就算鍾氏暗地裡放低了要求,可不只蘇銓家名分不定的事兒在京城裡流傳著。鍾氏是個難伺候的惡婆婆的流言也傳了出來了。鍾氏氣了個倒仰的同時,自然就越發沒人肯和蘇銓結親了。
當然,這事兒也不是就一棍子就打死的。畢竟,若是真沒有人肯結親,就不會有王氏了不是。
說起來,蘇世彥的家世丟在京裡那勳貴扎堆兒的地界自然是不顯的,可在那些求靠無門無處依仗的人眼裡,還是頗為顯赫的,畢竟當時蘇銓已是三品大員了。
所以因著出身不一樣,王氏未出閣就看著爹孃鑽營奔競。比起這輩子有爹孃護持順風順水的蘇世彥來說,心裡頭那是更有成算的。
嫁給蘇世彥十來年,雖說當年的那些老僕早就不知影蹤了。可王氏精明能幹。尤其是蘇鐸中了六元后,總覺著這事兒有些不對,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打聽琢磨舊事兒的。再加上蘇世彥從來不是個有心眼子的,三下兩下的竟也被她打聽到了點子事兒。倒吸了一口涼氣的同時,也為自己和孩子打算起來了。
王氏身為嫡長媳。就算再不得公婆的喜歡,可家裡頭的事兒到底是比下頭的妯娌們理會的多的。
自然知道現如今家裡頭不過就是表面風光罷了,其實內裡,早已經不剩些什麼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糧這樣的事兒,更是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可自家這公公或許是心裡有鬼吧,這麼半輩子。就光知道生孩子了。
可誰也說不清是怎麼樁子事兒,按說蘇家人就沒有不會念書的,可這一輩的兄弟中。除了蘇世彥,下邊一溜兒不但不喜唸書,還一個賽一個心思不正只一心往偏門上走。一個個都成了家了,可非但沒有半個銅錢拿回來,還一個接一個的挪用公賬上頭的銀子。而且一個比一個的手面大,一個比一個敗家。
而蘇世彥。她也算是看出來了。雖然會念書,可除了唸書,他還會什麼?而且就算會,到底,不是良人,再是靠不住的。
他們這一輩,總歸這樣了。
可她的兒子卻再是不能這麼教養,也不能夠受這些叔叔兄弟們的連累。正因為如此,她才孤注一擲的跟著蘇世彥赴任,想要換個地界好好教養兩個兒子。不說要有大出息,可好歹得明事理知善惡。
只是沒想到,蘇世彥竟會外被放至登萊青道,和蘇慎同省同縣為官。
雖然蘇銓蘇世彥驚詫過後頗為欣喜,覺著是天無絕人之路,立馬就有了想頭了,而王氏雖是蘇家人,可到底心裡頭亦是有另一重計較的。
武功堂蘇家的名頭,在他們家而言,一直都如鯁在喉。可她也在想,若能冰釋前嫌,說不得她的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