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貞聽說有里長過來向蘇慎賀喜,然後話來話外的意思是想早些播種落花生,也就不計較蘇慎的狗鼻子和沒正行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可再是急不得的呢!”
雖說農諺老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也確實是幾千年幾百年來累積下來的經驗之談,是非常有道理的。可落花生的播種對於溫度的要求卻是比較高的,倒還真是不能歸納在這些經驗裡頭的。而正因為此,可貞和蘇慎還是特地做過試驗的。看下來,差不多要到穀雨前後,溫度上升穩定後再進行播種,這落花生的發芽率才會高的。
若是這時節因著眼饞豔羨旁人家或是其他的作物都可以播種,而貿貿然的種下落花生,這發芽率是完全沒有保障的。就算發芽了,說不得一個倒春寒也就全部凍死在地裡了。
蘇慎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可這時節正是春耕的時候,看著旁的作物都已是種下了,這落花生卻還只是通知等日子,這些農戶們難免心焦的。
畢竟還有一句話也會他們牢牢記在心裡的,春不種秋不收。到了這會子還不播種,到時候能收上糧食來嗎?
自從去年把落花生的種植提上了議程後,蘇慎就一直在籌劃著落花生的種植事宜。請了各鄉的里長甲長來商議種植落花生的事宜;一直和羅興保持聯絡,尋來了出油率高的落花生品種和種植經驗;又和工房胡典吏、戶房童典吏、湯師爺等人來來回回的商議了好多次,才把暫定的方案確定了下來,又親自帶著人勘探試種的地點。
最後把掖縣城都跑了一遍後,定下了仙化鄉的石柱籃、龍德鄉的吳家莊、儲積鄉的路旺社等五個社,一共二十八畝耕地作為頭一批試種的地點。
這些土地都是半點不打折的沙質土壤,不過每一處的土壤質量又都不一樣,也算是囊括了掖縣所有的土壤品種了,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和這五處的里長甲長族老鄉們商議好後,去年大雪封凍之前就及時的對準備試種的二十八畝土地進行了更全面系統深入的冬耕。
畢竟落花生是地下作物,如果不進行更加全面細緻的冬耕改良土壤,很多在地下越冬的害蟲會使落花生減產還罷了,嚴重的還會帶來滅頂之災,導致落花生絕收。隨後,又進行了消毒施肥,為落花生的種植做足了準備工作。
這一批落花生的種子,都是羅興花了大精力幾經周折才幫著買到手的。一路護送過來的時候,不知道多寶貝。分發給試種的十戶百姓,蘇慎倒是沒有收取一文錢的費用。
畢竟農民們這一年到頭辛苦勞作,靠的就是這一畝三分地的出息來保口糧的。這會子肯冒了這樣大的風險來種植落花生,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還不知道收成怎麼樣,若還要這些百姓們負擔種子錢,這就太說不過去了。畢竟雖說這筆銀錢並不多,可在這些從來都是自留種子栽種作物,並且仍舊喜歡以物換物的農戶們而言,已是一比不小的開支了。而在衙門裡來說,蘇慎免了中秋時可有可無的一次聚會,這也就儘夠了。
種子送了過來後,可貞還帶著兩個小傢伙做了次發芽實驗。
拿了一個小碗,把蘇慎隨手揀取的幾顆落花生放進碗裡,又倒了些水進去,把碗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讓落花生充分吸收水份膨脹開來把果皮撐開發出芽頭來。
差不多一天半的光景,幾顆種子就全部發芽了,發芽率百分之百。可貞指揮著兩個小傢伙找來花盆培上土,把有芽的一頭朝下種好。平日裡注意適當的澆水,沒多久,落花生的種子就從土裡鑽出來了,成活率亦是百分之百。之後,植株的葉子越長越繁茂。沒兩個月,就開出黃色的小花來了。可貞知道到了這時候,地下也就應該開始孕育果實了。
不過因著時節不對,所以成果不算好,可起碼可貞已是完成了實驗達到了目的了。而且還培養了兩個小傢伙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關鍵的,還培養了孩子們的興趣。兩個小傢伙都說了,今年還要繼續栽種落花生,要讓可貞蘇慎嚐嚐他們自己種的落花生。
羅興幫著找來的這款花生品種,據說產自東洋,顆粒大而堅脆,出油率也高。
而到底是直接出售花生還是進行油料加工後再出售,蘇慎和一眾人商量了良久,最後還是決定暫時以出售成品花生油為主。
畢竟,油料加工對於發展掖縣城的手工業發展亦是具有長足的益處的。
我以為我上傳了,可是又沒有,真是,天氣冷了,腦子怎麼也凍住了呢,實在抱歉了~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牙疼
“沒事兒,正好我也有話兒要同你說。”蘇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