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帝已是踱步來到他身後,抬頭望了望牌匾,道:“進去看看吧。”說罷,便是直直邁入其中,岑修儒忙回神跟了上去。

這小殿正中,並沒有什麼佛像,只在香火環繞中,供奉著一柄玉質的如意。

這如意在紅燭香火環繞下,仍是黯淡無光,毫不通透,讓人分不清是否真是玉質。按理說,但凡玉如意都差不多一個模樣,岑修儒卻不知為何,望著那柄如意,憑生出難以磨滅的熟悉感來。

“朕聽聞過這如意的來頭。”

“……?”茫然回頭,便見皇帝也是專注的看著小殿正中,正娓娓道來:“這柄如意在古德寺初建不久便供奉在此,是千年前的前朝皇帝送來的。傳聞原本是塊通透明亮,曠世難得的好玉,卻不知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暗淡無光的模樣。人都說,這玉如意是受了千年香火,修成正果,登入仙境了。魂靈離去,才沒了通透的模樣。”

“前朝皇帝為何要供奉這柄如意?”

“具體原因已不可考據,但你可聽聞過和氏璧,隨侯珠之事?此玉的珍貴與此二寶不相上下,大約前朝皇帝惜玉,不忍它在凡塵落俗,便將它供奉在了此處。”

“……”岑修儒畢竟不是京城人士,還是頭一回聽聞這事,心裡泛起些異樣的感覺,回頭再度看了看那柄玉如意,更加不知如何是好了。

他跟著太后修佛多年,所學六道輪迴中,草木金石此等無情之物卻是不在其中,玉雖有靈氣,卻應當屬無情之物,難道也可以修成正果嗎?

岑修儒不知為何,對那玉如意在意得不行,回宮的路上,還是在反反覆覆的想起那柄如意。

隨侯珠的故事,想必只是神話,但和氏璧的來由,岑修儒也是有所耳聞。

相傳那是春秋時期,楚國卞和發現璞玉,想獻給楚王,歷經楚國三代皇帝,均不信之,卞和痛失雙腿,抱玉而泣三天三夜,終得楚文王破開璞玉,那和氏璧才得以見天日。

想來,自古以來,識玉之人,惜玉之人,往往都偏執到可怕,卻也總是讓人無法不為之動容。若玉如意當真修成了正果,但前朝皇帝畢竟不過輪迴中的凡人,從此仙人兩隔,當年的識玉,賞玉,惜玉,都往事成煙,回想起來,便顯得這故事,有些悲哀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可憐見的。

正文 34第二十七章

耽擱了皇帝一天的時間,岑修儒已是十分過意不去;回宮之後;皇帝又命人做了晚膳,讓所有的菜色都避開了茴香。

岑修儒不知為何皇帝突然會待他如此入微;只覺得自己像只掉進油罐裡的老鼠一般樂不可支。

用完晚膳,皇帝又道:“今日月色正好,朕帶你去個地方賞月吧。”

雖然並不喜歡賞月,但這事皇帝提出的,岑修儒自是滿口答應。

可皇帝要帶他去的地方;不是御花園;不是什麼小亭,竟就在寢殿的屋頂。

岑修儒小時候並不畏高,但自那唯一一次爬樹的驚險回憶後;便對高處有莫名的恐慌。皇帝也是看出了他的為難,說了句:“別怕。”便伸手攬過他的腰,便將他打橫抱了起來。

岑修儒臉紅耳赤看著皇帝的臉,卻感覺對方蹬地一躍,身子便凌空而起,兩人穩穩的在那重簷歇山頂落腳。

目瞪口呆的看著皇帝盤腿隨意的在屋頂一坐,彷彿早已習慣,岑修儒忙也在他身邊坐了下來。皇帝微微仰頭,看那月明星稀,深色的夜空中皓月當空。岑修儒也抬頭看了看,卻沒多久,便偷偷的移到了身邊人的側臉。

什麼軒宮星,什麼北斗星,什麼夜色,什麼明月,便是春天裡最好的日光,也不及身側這人耀眼。此時的皇帝雖然神情淡漠,但回想今日的每個舉動,都像春日一般暖人心扉。

皇帝凝視夜空許久,才是發覺岑修儒在看他,不由彎了彎嘴角:“你不喜歡賞月嗎?”

“……”岑修儒臉上微熱,忙虛偽的搖了搖頭。

“朕倒是很喜歡,夜裡睡不著,便經常來看。每見它的明亮,圓滿,便發自內心的喜歡。”皇帝沒有說出口的是,人間卻是有太多殘缺與遺憾。而他經常獨自上來看月亮的那段時日,正是先帝駕崩,他輾轉反側,徹夜失眠的日子。看著月色的圓滿,常覺心中的傷感和缺漏也能逐漸填平。

岑修儒聽著皇帝眉目帶笑說自己的喜好,心裡也是歡喜,但還是實話實說道:“臣是個俗人,沒有賞月的心境,這些年每看到好的月色,卻總想著它明輝長向別時圓。”

自入京以來,與雙親便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