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比較好,而且胡鑫等人在教他的時候,發現他能舉一反三,可塑性很強,所以這次中秀才,也是情理之中!
海家的人就不知道多感謝了,海老三的父親直接讓人要給縣衙裡送牌匾送銀錢,連銀票都弄好了,直接一千兩,被胡鑫給堅決拒絕了,不然就成了收賄了。
他們這本來教導管轄區的學子們成才,都是應盡的責任,哪裡能收這些錢財?
“海太爺,縣學裡的學子們還有很多是家裡貧寒的,海太爺能夠資助他們繼續讀書,那胡某和杜大人是感激不盡了。”
海太爺聽了哈哈大笑,“好說好說,就憑著你們把我孫子給教出來了,資助這些學子們又能有個什麼難的?以後咱們縣學裡有啥困難,就直接跟我們海家說,海家一定給辦到了。”
就海太爺來說,自己孫子是在縣學讀書的,以後還要跟著縣學的先生繼續學習,所以他孫子讀書的地方,那是越舒服越好,他海家就是不缺錢!
能用錢辦到的事兒,那真不是什麼難事兒。
而且這胡先生和那位杜大人倒是和以前的那些貪官不一樣,只想著往自己腰包裡撈錢,而是一心想辦出個業績來呢,既然這樣,他幫這些,也沒有什麼錯的。
總比錢都進了貪官的口袋裡要強吧。尤其是,他孫子現在是秀才老爺了,他們老海家祖墳裡冒青煙了!
所以海太爺也要回去彭澤縣一趟,要去祖墳裡告訴各位列祖列宗,如今他們海家也有讀書人了,以後再也不是別人都瞧不起的商戶了。
雖然他們這些年暗地裡幫襯了不少的官員,可是哪裡有自己的子孫以後能走上科舉之路要好的多?
而胡鑫在省城也是遇到了熟人,竟然是以前在青陽縣當知縣的齊大人!
☆、164 釋然
齊大人自從離開青陽縣;回京城後,透過關係和考核的成績;竟然做了一州通判了,而且這還不是普通的州府;而是在省城的州府;知府衙門就在省會城市;那可是比一般的州府通判要強多了,雖然這個省不算是太富裕的省,可是以後升遷也快。
這邊齊大人一看到這彭澤教諭的名字;就笑了,他是知道杜有忠中了進士的;也知道他是在這彭澤縣當父母官;彭澤縣是個什麼地方;他先到的,自然知道,好像就沒有到過省城來考試的彭澤籍貫的人,這杜有忠才來不到一年,竟然就出了一名秀才,果然是,怎麼說呢,有前途!
或者說是運氣好?但是單說這運氣好,那也不是,畢竟人家要是不下力氣,沒有學識,也不可能把人教出來。
所以齊大人是專門私底下見了胡鑫,說起來,也算是半個老鄉了。
他鄉遇故知,是個很好的事兒。齊大人說道:“以後若是有什麼困難,可以寫信給我。”
有時候,他一句話的事兒,也當是結個善緣,本來官場上都是需要結交的,尤其是他們這些在外地任職的,不存在和京城一樣,結黨營私。
都是相互照顧吧。胡鑫說道:“大人的話,下官記住了,回到彭澤,定告訴姑父。”
後生可畏啊,齊大人心裡感慨,想著自己的大女兒,那時候差點讓兩家的關係弄得要破裂了,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原來的杜有忠只是個舉人,可是現在他已經是一縣之令了,而且還有個大兒子是秀才,二兒子據說讀書也不錯,現在這個侄兒也成了舉人,還成為了杜有忠的女婿。
他的眼光是沒有錯,可惜自己的大女兒眼神不好,錯過了那麼一門婚事。
不過齊太太知道這個事兒後,卻在心裡說道:“幸虧這婚事不成,不然這結親就結成了仇家了。
就齊大小姐那個性子,到時候不是禍害人嗎?還不如這樣,大家也有一份香火情。
胡鑫回到彭澤縣,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這以後的縣學肯定是彭澤縣最熱門的政府部門之一了!
而且有人還建議,這縣學應該多收幾個學子,到時候還能多出幾個秀才。
但是也有人反對,所謂的寧缺毋濫,人數多了,並不代表好的學子就多了,所以還是就原來那樣吧。
不過既然出了一個秀才,兩個童生,這三個名額,就要另外填補齊全的,這三個人所學的東西和別人又不一樣了,側重點也不一樣,而縣學裡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生員,那就是海文。
本來這邊說的是,讓海文去省城,找那些名儒去教他讀書,畢竟這鄉試真不是那麼好考的,海家有錢,是很容易請到大儒的。
不過海太爺卻不相信那些什麼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