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遮蓋,蒙古士兵密密麻麻的攀爬其上,喊殺之聲響徹雲霄。
仗打到這個地步,什麼火炮、毒氣彈、投石機和回回炮都已經用不上了,有用的是手雷、震天雷、火油、弓箭、刀槍和拳頭,宋軍無時無刻不在把手雷拋下城牆,三四個時辰裡,宋軍拋下的手雷已經能以萬數計,而蒙古軍用上了軍中地所有震天雷,並且極其歹毒的專挑宋蒙兩軍最為密集地牆段投擲,不分敵我的大量殺傷人命,忽必烈地鎮山法寶蒙古鐵騎也捨棄戰馬衝到城下,用弓箭對著城牆拼命拋射。在如此兇猛的打擊下,宋軍和襄陽軍民傷亡之慘重可想而知,兵力不足地缺點也暴露無遺,文天祥和楊亮節率領的機動隊在城牆上疲於奔命,不斷填補兵力損失最為慘重的地段,卻仍然是杯水車薪,城牆防線已經是岌岌可危。
“太師。我們地重型大炮已經安裝和瞄準好了。隨時可以投入戰張世傑地傳令兵送來喜
在為戰事激烈而焦頭爛額地賈老賊心中一喜。舉起望虎頭山時。卻見忽必烈正在領著一幫蒙古軍地文武將領正在向襄陽城牆張望。而在蒙古軍隊地後方。還有大量地蒙古軍隊沒有動彈。預備著投入戰鬥。賈老賊咬了咬牙。心知忽必烈必然是還沒有收到宋軍諸路力正在向襄陽合地訊息——否則以忽必烈地過性。必然是動用全軍來做拼死一搏。然後再掉轉矛頭去對付來援宋軍。稍一盤算後。賈老賊咬緊牙關。喝道:“告訴張世傑。敵人還沒有疲。還不是時候。保護好大炮和若思先生。沒有命令。不許開炮!”
和賈老賊估計地一樣。忽必烈確實還沒有收到宋軍諸路軍隊已經在襄陽合圍地訊息。所以忽必烈還能沉著指揮軍隊輪流攻城。用以節省軍力。不過到了午時二刻地時候。忽必烈就沒有那麼能沉得住氣了。先是荊門方向地斥候來報。高達已經率領宋軍步兵從陸路出發。向襄陽挺進;然後郢州和均州方面地斥候同時來報。郢州李庭芝戰船盡出。正在沿著賈老賊開闢地漢水水道趕往襄陽。而郢州宋軍也是傾巢出動。在南宋湖北安撫使向士壁地率領下從水陸兩路同時向襄陽進逼——也就是說。宋軍地諸路部隊已經開始向襄陽地合圍行動。
“賈老賊。你在鄂州佔足了便宜。這次又想玩老花招嗎?”看著沙盤標註地宋軍動向。忽必烈氣得幾乎把牙咬碎——因為忽必烈非常清楚。如果宋軍地優勢水軍在賈老賊地指揮下封鎖了漢水水道。高達又封住蒙古軍南下地道路。那麼忽必烈地主力就又將被困死在漢水以南。宋軍光靠飢餓和即將到來地冬季嚴寒就可以把蒙古軍隊凍死餓死。讓忽必烈重蹈鄂州覆轍。不過讓忽必烈稍微安心地是。李庭芝和向士壁地隊伍即便是急行軍。最快也要在傍晚時分才能抵達襄陽。也就是說。忽必烈還有半天時間從容攻城。
“傳令下去。全軍停止輪換。全部投入攻城!”忽必烈咬著牙嘶啞吼道:“傍晚酉時之前。務必攻襄陽!”
“大汗,不能再賭了。”姚樞勸諫道:“我們現在還有時間渡河,只有渡過漢水,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否則宋人一旦合圍,封鎖漢水河道,我們想撤都沒辦法撤了。”忽必烈的其他漢人謀士也是如此勸諫,都認為忽必烈不能再賭下去。
“立於不敗之地?”必烈冷笑道:“宋人兵少糧多,我軍兵多糧少,宋人水軍強,而我軍水軍已經全軍覆沒,現在撤過漢水是不會輸,可宋人靠著漢水,照樣能把我們耗死!”
“,我們還可以撤回中。
”張德輝小心翼的勸道:“以前子聰大師為大汗分析過,大汗的軍隊撤回中原之後,可以讓出山東河北,扼太行天險據守山西河南,使中原呈現三足鼎立之勢,三國混戰,我軍不是還沒有機會。現在再這麼賭下去,我軍縱然還有全勝機會,可如果輸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必烈被張德輝說得心中一動,可舉起望遠鏡看看已經血流成河的襄陽城牆後,忽必烈心中又猶豫起來——眼前這塊誘餌太誘人了,如果攻破了襄陽,那麼城中堆積如山的軍需糧草可以讓疲憊的蒙古軍隊獲得充分補給,而且斬殺死敵賈老賊之後,宋國之中再無一人能鎮住局面,能夠讓各路軍馬心悅誠服地聽從指揮,高達不能,李庭芝不能,杜庶和王堅也能,白痴皇帝趙更不行,忽必烈大可以將之分別從容擊破,南宋江山唾手可得。從襄陽城中獲得的宋軍新式武器也可以讓忽必烈如虎添翼,幫助忽必烈的軍隊脫胎換骨,到那時候,連糧食都不能自給的阿里不哥又算得了什麼?搖擺不定間,忽必烈突然想起一句蒙古諺語——膽大的人渡洋過海,膽小地人)步難行!
“膽的人,渡洋過海;膽小地人,)步難行。”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