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的最大好處是節約成本,人工炒起來費時費力,而且價格高,機器炒則省時省錢。但是手工炒製出來的茶葉與機器炒出來的完全不同。從外形看,機器炒出來的茶葉更規整,更好看。但是喝起來的味道上,機器炒出來的茶葉和手工炒制的相比要遜了一大截。
炒茶其實就是炒青,主要是炒去茶葉中的泥土味道、水分,還有茶葉本身的那股青味,以讓茶葉香味和精華保留下來,味道更加凸出,更加香醇。
宋文點燃炒茶鍋灶裡的木炭,待炒茶鍋的溫度可以時,就把嫩竹芽尖放了下去。炒茶鍋是新的,所以第一遍要用嫩竹芽尖來炒去新鍋的味道,就和廚房買來新鍋要煉一下是一個道理。
因為除去鐵鍋的新味,炒出來的茶帶著鐵鍋的味道,所以炒出來的茶不能用,要扔掉。扔掉後,宋文就再接再厲炒了起來。
宋家堡這邊沒人種茶,也沒人會炒茶,所以宋文只得上網查詢。
察看了無數影片,看了無數文字介紹後,他感覺炒茶對他來說根本就是毛毛雨。誰知炒起來全然不是那麼回事,不是炒焦就是帶著股青臭味,慘不忍睹,慘絕人寰,十鍋中都不見得有一鍋是合格的。
到了最後,把炒好的品相可以的竹葉茶拿起來稱了一下,發現還不到一兩。
你個香蕉芭樂,宋文破口大罵,這玩意兒簡直比傳說中的煉丹還難。
要知道早上他摘下來可是兩籮筐,就算只用嫩芽尖兒也還有半籮筐左右,沒想到炒到最後竟然只有這麼一點,他跳樓的心都有了。不過還好,終於炒出來了。
他迫不及待的拿著炒好的竹葉茶來到屋中,然後從裡面拿出一個厚玻璃杯,放了一點炒好的竹葉茶,用燒滾的泉水沖泡起來。
泉水衝入杯中,嫩竹芽兒瞬間舒捲開來,舒捲開的葉子隨著滾水轉動,如同謫落凡塵的仙女,在水中曼妙輕舞,最後舒展開來,成一片新嫩的竹葉,葉片上葉脈清晰可見,一縷竹香隨之飄出。
清新怡人,讓人彷彿深處竹林之中,一片清新竹意襲來,如夢如幻。
竹葉茶泡起的茶水清澈,色在黃綠之間,不淡不濃,有如君子一般,不偏不倚。
宋文微微品了一口,入口香醇甘鮮,吞入腹中,香氣馥郁,過後回甘,齒有餘香,讓人迷醉。
真是好茶啊!宋文感嘆道。
也不知那叫略庵的人怎麼想出來這個製作竹葉茶的方法,簡直逆天了。凡人的頭腦能想起來嗎?
他覺得應該給這茶取個名字,用竹葉茶太俗了。看它泡起來如仙女一般在水中翩然起舞,就叫“仙兒茶”吧!全名大尖仙兒,因為是產自大尖山的竹林。或許以後能跟凍頂烏龍、武夷巖茶、洞庭龍井等等齊名也不一定。
喝過後,他就再也不捨得喝了。只有一兩,一喝完可就沒了。外面那些炒得稍微過火一點的茶葉他也不捨得扔,收起來用袋子包著收好,以後還可以泡。
把炒茶鍋和灶臺清理了一下,宋文又拿出攤晾乾的那些剪下來的嫩竹芽來,打算接著做竹葉酒。
竹葉酒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不像做竹葉茶那麼繁瑣。只要把青稻米煮熟,再把磨好的藥粉、切碎的嫩竹芽兒和酒麴粉灑在煮熟的米飯上,攪拌均勻壓實就行。
宋文把飯和磨好的藥粉、嫩竹芽碎末、酒麴粉拌好後,放入一個大瓷盆裡壓實,蓋上布放到一邊,等著明天藥材的藥力和嫩竹芽的香味沁入飯中,酒香溢位,就可以開始蒸酒。
一切弄妥當後,看看天色不早,宋文就去炒菜。
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他在淘寶上申請了個店鋪,然後拍了一些大白玉蝸牛的照片放了上去,定好價錢,順便花了點錢宣傳一下,就等著人來買了。現在他窮得要命,就等著賣大白玉蝸牛進賬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海島
昨晚失約,今天補上。節前後,事情繁多,見諒。
####################################################
昨夜又下了一陣小雨,簷角水珠未乾,一滴一滴滴在地面,濺起一粒粒晶瑩珠花。
宋文一早起來,開啟窗戶,迎面飄來涼爽的風。還未完全甦醒的朦朧睡意,在這涼風中一下子消逝得無影無蹤。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清新的空氣從鼻中直透頭頂,再由頭頂往腦後直達腳底,如醍醐灌頂,瞬間有一種百脈俱通的感覺。再睜開眼來,又是另一個世界。
活動一下筋骨,就去廚房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