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機會。活動訊息一出,參與者眾多。
然而,評選過程中卻出現了爭議。
部分作品涉及到科學準確性的問題,有人指責某些作品傳播錯誤的環保知識。
父子倆緊急召集環保專家組成評審團重新稽核作品,確保獲獎作品既能體現文藝價值又具備正確的環保理念。
活動圓滿結束後,父子倆開始思考如何讓平臺更深入地參與到全球環保事務中。
他們計劃與國際環保組織合作,開發一系列基於真實環保案例改編的文藝課程。
這些課程旨在讓孩子們透過文藝作品更直觀地瞭解環保現狀與意義。
正當他們忙於此項工作時,平臺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
信是一群偏遠島嶼上的孩子寄來的,他們那裡有著獨特的海洋文化,但卻缺少展示和傳承的途徑。
張煜父子被打動,立刻著手為這群孩子量身定製專屬的文藝板塊,開啟了一段新的文藝傳承之旅。
在為偏遠島嶼孩子定製文藝板塊的過程中,張煜父子發現島上的孩子擅長用貝殼、海草等海洋元素製作手工藝品。
他們將這些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錄製成高畫質影片放到板塊中,吸引了無數使用者觀看。
同時,這一板塊的熱度帶動了海洋文化的研究熱。
不少學者申請入駐平臺,分享關於海洋文化歷史、民俗等知識講座。
為了方便交流,張煜父子又開發了實時翻譯功能,打破語言障礙。
然而,隨著海洋文化的火熱,一些商家試圖將島上孩子的手工藝品商業化批次生產,這違背了文化傳承的初衷。
父子倆堅決抵制,宣告這些手工藝品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不是盈利商品。
他們發起保護原生態海洋文化的倡議,鼓勵大家尊重文化創造者的意願。
平臺使用者紛紛響應,還自發組織捐款購買材料送給島上孩子創作。
張煜父子看著平臺充滿溫暖與文化傳承的力量,深知未來還有更多挑戰與機遇等待著他們,不過他們已做好準備,繼續在文藝傳承與發展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在保護原生態海洋文化取得成效後,張煜父子把目光投向了內陸的少數民族文化。
他們發現很多少數民族有著絢麗多彩卻瀕臨失傳的歌舞文化。
父子倆親自深入山區部落,與族內長輩交流記錄。
隨後在平臺上開設少數民族歌舞專區,邀請年輕族人錄製教學影片。
這一專區的推出,引起了時尚界的關注。
一些設計師想把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來找父子倆商談合作。
但其中涉及到文化挪用風險的問題,父子倆謹慎對待。
他們請來文化專家把關,確保合作既能推廣民族文化又不會傷害其根基。
與此同時,平臺上的孩子們開始自發組織跨民族的文藝表演活動,不同民族的孩子互相學習舞蹈和歌曲。
這一現象讓張煜父子看到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美好前景,他們決定在平臺上舉辦一場大型的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直播,讓更多人欣賞到少數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藉此進一步推動文藝傳承與發展,讓平臺朝著多元化、深度化不斷前進。
第1572章
隨著平臺在殘疾兒童文藝教育方面影響力的擴大,張煜父子開始思考如何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偏遠地區的普通孩子身上。
他們計劃推出移動版的精簡課程包,可以離線使用,方便那些網路條件不好的地區。
父子倆帶著團隊深入山區等地調研,瞭解當地孩子的喜好和實際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很多民間藝人有著獨特的技藝卻無人傳承。
於是,他們決定在平臺上開設專門的民間藝術傳承板塊,邀請這些民間藝人入駐授課。
然而,資金再次成為難題。儘管之前有盈利,但新專案的開展需要大量投入。
他們嘗試申請文化類基金資助,同時發動平臺使用者眾籌。
幸運的是,他們的努力得到回報,成功籌集到足夠資金。
新板塊上線後,受到廣大使用者喜愛,更多民間藝術瑰寶得以傳承下去。
張煜父子望著平臺的資料,滿心歡喜地規劃著下一個拓展方向,他們知道這條文藝之路永遠充滿無限可能。
在民間藝術傳承板塊穩定發展之際,張煜父子留意到鄉村留守兒童對文藝教育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