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是親爹,才能真正為了自己不顧一切。
而魏錡本來和荀罃關係很好,此時也願意一同前往。荀首素日在軍中頗有人緣,除了荀家軍百餘人,這時候倒有很多人願意回去幫著他尋找荀罃。
荀首想到回軍,也不完全沒有把握,他本來射箭本領高強,這次多帶箭鏃。楚將連尹襄老正在掠奪晉軍物資,被荀首一箭射死,公子谷臣前來救援被魏錡擋住,荀首一箭正中公子谷臣手腕,當下被俘虜。
荀首命令帶上俘虜公子谷臣和連尹襄老的屍體,撤退。
有了這兩個人,一定能夠換回來自己的兒子荀罃。
再說不幸的公子嬰齊,他攻打的上軍早就得到了士會的命令埋伏了起來,所以公子嬰齊這次反而被晉軍包圍。
鞏朔擊退公子嬰齊第一次進攻,當然也不敢戀戰,保護士會撤退。
公子嬰齊就糊塗了,本來是我們楚軍偷襲,怎麼就被晉軍伏擊了呢?他實在不能甘心,再次發起進攻,這一次,他碰到的是韓穿和郤克。
公子嬰齊明白了,晉軍裡有能人,眼下這能人不幸被自己碰上了,這一次楚軍佔不到便宜。他下令撤退。
士會命令晉軍憑藉敖山險境,安下七所營寨,楚軍一時也不敢進逼。士會等到楚軍撤退,才從容撤軍。所有士會率領計程車卒,無一損傷。
老將軍荀首撤退到河口的時候,荀林父的兵還沒撤退完畢,萬幸此時趙嬰齊渡河前來接應,於是剩下的晉軍反倒免了砍手之禍,雖然受了些驚嚇,但是也平安渡河。
伍參建議楚成王趁機追殺晉軍,可是楚成王卻說這一仗已經足以讓楚軍雪恥,反正晉楚最終還是會講和,何必多殺呢?
可見楚成王果然胸懷天下。
目前的情況,楚國和晉國的確難以一戰就決出勝負,既然要抗衡一段時間,那就沒必要把事情做絕。
楚軍安營紮寨,晉軍還在鬧哄哄的渡河,直到天明。
這一仗,主要責任在晉軍主帥荀林父。他知人不明,戰無決策,甚至在撤退的時候還發出導致混亂局面的命令。經過這一次戰鬥,晉國再無可能繼續諸侯霸主的地位,而楚成王名望陡然上升。
一直在觀望的鄭襄公得知楚國大勝的訊息,急忙前往迎接楚成王到衡雍,並且僭居王宮,大擺宴席慶祝。
原來所謂後隊,就是在勝利者臉上貼金邀功,實在是小人行徑。鄭莊公泉下有知,一定會以此為恥!
潘黨建議將晉軍屍體集體埋葬,鑄造為“京觀”,紀念楚國的這次勝利。
不過幸好楚成王心理非常健康,否決了潘黨的提議,命令士卒掩埋晉軍屍體,並且祭祀河神。楚成王認為晉國並沒有被討伐的罪過,自己這次不過僥倖得勝,沒必要大肆宣揚。
看來楚成王的確從胸懷到個人修養都比歷代楚王高出不少,不然在大勝面前難以保持平和心態。
這一次楚成王論功行賞,將伍參任命為大夫。而著名的伍舉、伍奢、伍尚和伍員就是伍參的後人。
但是這獎賞另孫叔敖鬱悶。孫叔敖認為楚國大勝多虧了一個寵臣,這是楚國大臣的恥辱。看來孫叔敖門第觀念很嚴重,也許他早忘記了在夢澤避難做農夫的日子。這件事情成了孫叔敖的心病,他為此鬱鬱寡歡,終至得病。
荀林父回國之後,晉景公大怒,準備將他斬首。可是大臣們紛紛求情,說這次大敗,主要是先克擅自出戰的責任,跟荀林父無關。如果您殺了荀林父,那隻能是令親者痛,仇者快。難道楚國殺了成得臣我們晉國沒高興嗎?那秦國留下了孟明視我們晉國沒擔心嗎?所以荀林父殺不得。
在諸位大臣力保之下,晉景公命令將先克斬首,荀林父官復原職,命令晉軍日夜操練,準備報仇雪恨。
這時候不禁要問,韓厥何在?
當日先克擅自出徵,韓厥已經把厲害關係說的很明白了,先克打敗了他有自己的責任,但是荀林父作為統帥又有統帥的責任。
後來荀林父的猶豫不決和亂下命令已經證明了他的確在這次戰爭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是能夠為眾位大臣力保,說明荀林父人脈很深。而韓厥的失語耐人尋味,是為人收買,還是知道說了沒用?
不過作為荀林父本人,導致瞭如此重大的失誤還能接受官復原職,可以說是無恥。
兩年之後,孫叔敖病重。他在彌留之際囑咐兒子孫安,不能接受楚莊王的官爵,更不能接受厚賞。如果非要封賞,那就要寢邱這地方為封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