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怪,問道,“你怎麼知道呢?”

目夷一本正經的說道,“勇士是大家都敬重的,我們宋國拋棄的,陳國必定會重用。而且使者空手前往,誰能幫助我們呢?”

宋桓公恍然大悟,命令使者多帶寶物,前往陳國。

宋國使者到了衛國,投遞國書,要求交出宋國反對派猛獲。

衛惠公召見群臣問計。

東周時期多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逃難的人,可以是未來外交的籌碼,比如鄭莊公對公子馮堅定的支援,但是也說不好將來是好是壞。畢竟投資有風險,收留須小心。

衛惠公一問之下,群臣居然都反對交出猛獲。理由是人家是走投無路來投奔我們衛國來了,然後我們給人家交出去?太不仗義了!將來我們衛國在諸侯中間還怎麼混?

其實這單純從道德角度出發的決定很不專業,通常只有聯絡到經濟、外交等各方面做出的決定,才會是深遠的,有利於國家發展的。當然鄭莊公當日對公子馮的支援純粹出於鄭莊公豪強個性使然,我就支援了,你能怎麼地?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如今衛國情況與鄭國不同,衛惠公也絕對沒有鄭莊公那麼強勢的性格與能力。

果然大夫公孫耳提出了反對意見。公孫耳認為,天下對於惡人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宋國的惡人,那也就是我們衛國的惡人。我們勉強留下一個惡人,對我們衛國有什麼好處?況且衛國與宋國關係一直很好,如果留下猛獲,必然惹怒宋國。保護一個惡人,卻失去一個大國的友誼,肯定不是好計策。

其實公孫耳所說的善惡之分都是障眼法,他主要還是從投資的角度對此事進行了分析。猛獲只是宋國一個普通將領,和南宮長萬不同,他沒有南宮長萬的本事,能讓人佩服;他也沒有宗室的血緣,將來你還能指望透過支援猛獲讓宋國變天?為了一個區區猛獲得罪宋國,實在是賠本的買賣,得不償失!

公孫耳的話讓衛惠公如夢初醒,衛惠公下令,立刻將猛獲擒拿,送往宋國。

再說宋國使者到了陳國,先行送上珍寶。陳宣公一看寶貝眼睛都亮了,也沒召見大臣商議是否按照宋國的要求辦,自己就決定了。領導就是得有這樣決斷的氣勢。

但是陳宣公雖然決定要聽從宋桓公的要求,可是為此卻非常發愁。

宋國要的不是別人,那是南宮長萬,南宮長萬啊!

憑藉一個人就能讓宋國改朝換代的人,可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

這南宮長萬是個燙手山芋,但是不答應宋國,不但會得罪宋國,而且寶貝也沒得拿。

要說陳宣公果然足智多謀,在珍寶的刺激下進行了一番頭腦風暴,居然一個人就決定了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