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接話。
同月,早就想戴罪立功的關東軍前去平叛,很快控制了局勢,卻沒有在邊關找到罪魁禍首的姚青等人。士兵們大多曾是姚青麾下,誓死不肯投降,再加上楚國的援助,一戰在所難免,不論是成是敗,朝中必定元氣大傷。
不久後,揚國那邊得知了這個訊息,上回的敗仗本就讓他們死不甘心,這下終於找到了機會,緊接著發兵,幾乎每個數日,八百里加急的軍情便火速送往京中。
景帝睡得一日比一日少,氣得火冒三丈:“這些人不會貿然與朕開戰,必定是受潭王唆使。你們就一點方法都想不出麼?!”
百官紛紛不作聲,面面相覷,最後還是李訴壯著膽子道:“微臣認為,潭王或許從少年時就開始謀反篡位一事,僅憑一兩句話便想讓一個等待了將近二十年的人罷手,不太可能,除了硬拼之外別無他法。再者,或許他在朝中還留了什麼別的手段。”
這話當著百官的面講,令所有人都有些愕然。潭王究竟在朝中安排了多少人,大家的心裡都沒有底,換句話說便是,誰都有可能,誰都會成為被懷疑的物件;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根本無暇去懷疑。
交戰的地點逐漸擴大到兩地,楚國那邊倒是尚不用擔心,可實力相當的揚國卻尤其棘手。藩王之中有的立即派兵支援,有的則是明哲保身按兵不動,裝作沒聽見。
景帝一拂袖子道:“把這些聾子都給我記下來,日後全部拉出去斬了。”
儘管如此,他也不是不瞭解局勢。倘若天下真的易了主,正是這些明哲保身的人才能活下來。牆頭草的好處便是,縱然得不到信任,至少可以暫且保住小命。
可笑至極。
傅茗淵曾向邊關的人打聽殷哲的情況,可是無人見過他;不少與他們同時出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