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殘船旁,戰傳說見到了一塊石碑,石碑露出地面一尺高,有一面已佈滿了苔蘚,另一面刻著“無言渡”三字,字的凹痕內填塗的是硃紅色之漆,襯色則是黑色。
樂土境內的各色招牌、石碑大多都是採用黑底紅字,不二法門的“獨語旗”亦是由紅、黑兩色組成,世人常常效仿。
見此處果然是無言渡,戰傳說鬆了一口氣,眼見日正當午,四周空無一人,他便坐在了那艘倒扣著的殘船上,等候晏聰的到來。
他卻不知渡口及江面之所以不見任何船隻,是因為無言渡屬稷下山莊管轄,稷下山莊五大戍士依照東門怒的指令加強了防範,其中就包括把無言渡的船隻都撤到對岸。
卜城三萬兵力逼近坐忘城的訊息,在他們剛一出發時,就已為坐忘城探兵所得知,並迅速向城主殞驚天稟報了這一訊息。
得知此事時,是殞驚天為其弟殞孤天執“七祭之禮”的第三天。
從卜城直奔坐忘城,約有三百里行程,若是單人單騎,至多二日便可抵達,不過大軍行程不比孤身奔襲,三萬軍士能在三天之內到達坐忘城下已屬不易。
故殞驚天只是吩咐城中加強防範,多備箭矢、糧草、滾石檑木,並密切留意卜城兵馬的動向,他自己卻並未立即返回坐忘城。
貝總管、四大尉將依言而行的同時,對殞驚天長時間滯留於坐忘城外有些不放心,在原來的三百名乘風宮侍衛的基礎上,又加派了三百名坐忘城戰士,肩負護衛城主之職。
在戰傳說抵達稷下山莊“無言渡”的時候,已是殞驚天執“七祭之禮”的第四天,而此時卜城大軍已推進至距坐忘城二百里遠近的地方,其中有小股先鋒人馬更是長驅而入,直抵坐忘城百里之外,與坐忘城派出巡探的人馬幾乎是擦身而過,不過雙方都沒有發動攻擊,但此事卻使坐忘城所面臨的爭戰變得更為真實而迫在眉睫,戰爭的氣息空前凝重,坐忘城內鑄兵庫日夜開工,此起彼伏的煅煉聲及鑄兵庫內的爐火,彷彿在不斷地提升著整個坐忘城的溫度,沸騰著坐忘城戰士的熱血。
並非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場迫在眉睫的戰事的來龍去脈,他們這些年來已習慣了安寧平靜的生活,與積極備戰的軍士相反,這些人顯得慌亂茫然。
在“七祭之禮”的第四天,貝總管、四大尉將、乘風宮奇營侍衛統領慎獨齊出坐忘城,前往殞孤天墓地與殞驚天共商應敵之計。
殞驚天連續四天獨自靜處於祭棚中,祭棚收拾得極為潔淨,但其中的擺設也十分簡陋,除了香案與祭品外,就只有一張梨木椅。
貝總管等六人進入祭棚前,殞驚天先讓眾侍衛退出十丈開外,六人亦自動將身上的兵器解下,交與侍衛後方才進入祭棚。
四日來殞驚天不眠不食,神情已略顯憔悴,看到這一情形,伯頌等人心頭暗自擔憂。若在平時,以殞驚天的武學修為,執“七祭之禮”當然不會有何影響,但如今是大敵當前,卻應另當別論了。
卜城位處坐忘城東北方向,坐忘城首當其衝的最受威脅的應是東門,所以先是由東尉將鐵風向殞驚天稟報卜城大軍的種種動向,以及坐忘城備戰的情況。
聽罷,殞驚天沉吟了好一陣子,方開口道:“按理卜城之軍的推進速度應該更快一些,今夜子時前大部分人馬都可以接近我坐忘城百里之內,而事實上他們卻沒有做到這一點。”
說到這兒,他有意停頓了一下,像是等待其他人抒發己見。
果然,伯頌道:“城主的意思,莫非是說卜城人統兵無序,行動遲延,戰鬥力並不可怕?”
殞驚天搖了搖頭,道:“這些年來,樂土東、西、南、北四邊城中,長年累月經受頻繁血戰洗禮的只有卜城,相對而言,卜城戰士的戰鬥力應是最強的”
聽到這兒,伯頌不由疑惑地道:“那城主的意思是?”
“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話,卜城之所以行動遲緩,十有八九是因為卜城內部存在著意見相悖的兩股力量——換而言之,卜城中有不少人並不想與我坐忘城為敵。”
貝總管嘆了一口氣,道:“卜城、坐忘城同樣肩負捍衛樂土之責,雙城之戰,其結局顯然是親者痛仇者快——而卜城的舉動,顯然是迫於冥皇之令,身不由己,唯有以消極延緩應對了。”
殞驚天點了點頭,道:“卜城兵力略多於坐忘城,但至多也不過四萬人。此次,卜城兵發坐忘城號稱有三萬餘眾,若是屬實,豈非是投入了卜城大半兵力?卜城不比坐忘城,一直以來無時無刻不面臨著來自千島盟的威脅,若卜城城內如此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