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儲養備用之用,歸兵部的武庫司掌行。
不過顯然的,說這種武學培養各種弱不禁風的文人還差不多,培養合格的軍官武將,顯然是有心無力。要不然的話,戚繼光在總理薊鎮練兵時,要開設武校,專門向鎮內的各將官們教習一些基本的東西了。
反對黃來福奏本的官員如潮,雖然各人說得冠冕堂皇,其實歸根到底,還是文武之爭。不過萬曆皇帝卻是心動了。文官集團的強大力量,己經讓他深深忌憚,是應該扶持起一個武人集團與之相抗衡了。
而且黃來福奏本上的話很讓他動心,可以以大明各處久經沙場,現在正在榮養的老軍官們來教習學員們韜略,沙場征戰之能,形成系統的訓練制度,增強大明軍力。
同時間,在軍校培養各種將才的同時,還可以向他們灌輸忠君為國的道理,讓他們忠勇為國,可說是一舉兩得。
一時間,萬曆皇帝眼睛發亮,越想眼睛越明亮,將軍校的建立拔高到一個非常高的層次,到了最後,五寨堡軍校己經不是一所地方似的軍校,而是國家層次的軍校了。
到了這個程度,黃來福也乾脆再出主意,建議將五寨堡軍事學院命名為大明皇家軍事學院,以後學校出來的將官,都是天子門生,定可大大提高學員們對皇帝的忠誠度,出現一大批忠於皇室的國之將才。
萬曆皇帝欣然同意,不但親自擔任軍校的名譽校長,還親手御賜了“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幾個金光大字作院名,同時還手書了“忠誠,奮勇,嚴謹”等六字校訓,而且又派出自己一員心腹太監作督導。
見萬曆皇帝如此,百官們自然是不答應,這年頭,還有什麼是不許文官們插手的?軍校的設立看來己是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