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勞,該如何安排這個黃來福呢,難道讓他以一個武人身份進入內閣不成?
眾官心情複雜的同時,萬曆皇帝卻是非常的高興,黃愛卿一入兩鎮,立時就解決了今年兩鎮十餘萬軍隊的吃飯問題,果然是個人才,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當然了,發糧發餉的同時,黃來福也對兩鎮軍中的各樣弊端進行嚴厲的糾察。
支給糧餉的總督府各人每到一處,都是嚴格核察各處的軍士人數,清點實際的兵員及馬匹數目後,便造冊上報,以為以後的發餉依據。
雖說有些領兵將官,或是各道的文官們,在聞聽黃來福將要舉行的新政後,都想辦法拉來了一些青壯填補人數,不過由於此時當兵是民間普遍認為的低賤危險職業。
而且這時黃來福的糧餉還沒發放下去,青壯民戶們也沒認識到當兵的好處,所以各人的努力並沒有多大的成果。
最後核察的結果,幾乎每隻軍隊中,都存在著這種吃空餉的現象。兩鎮定額的十八萬軍隊中,至少有近六萬餘軍士,兩萬餘馬匹的空餉數額。
由於吃空餉,喝兵血是兩鎮軍隊中的普遍現象,法不責眾,所以對於這個第一次核察的結果,黃來福決定給於預設,不過此後核造兵冊後,如果下一次還有誰敢吃空餉,喝兵血,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當然了,黃來福嚴察軍隊中的吃空餉問題,而且以後發餉又是唱名與給,將糧餉實際地發到了每個軍士們的手上,最少程度減少了許多人貪墨的機會,這自然冒犯了一些文官武將們的利益。
此後幾年中,兩鎮發生了若干次心懷不滿的官將們挑動起的暴亂,不過都被黃來福嚴厲地鎮壓下去,大殺出手,豪不留情。
有三營近萬強悍的嫡系軍隊在手,沒有一次暴亂時間可以超過一個月。就算朝中有人以此作文章彈劾攻擊黃來福,也都被萬曆皇帝袒護了下去。
發放糧餉,核察兵員後,己近年關,這時,黃來福對兩鎮軍馬的考核又轟轟烈烈地開始。
黃來福說到做到,全數下發糧餉冬衣,而且又嚴格核察兵員,贏得軍心的同時,也讓兩鎮軍隊面貌為之一新,很多將兵身上第一次有了軍人的英氣。
而此時,黃來福準備考核全軍,將兩鎮軍馬劃分等級,分為甲等軍,乙等軍,丙等軍的訊息早己傳得沸沸揚揚。
甲等軍裝備待遇最好,種種福利都讓人眼紅心熱,又是薈萃兩鎮軍隊的精華,真正的英雄豪傑彙集之地,聽說連天子聽聞後都是對此大加讚賞。誰不向往?誰不想進入甲等軍,讓別人高看一眼?
一時間,兩鎮軍士內心中的豪情都被挑動起來,大家都是賣力表現,希望自己被選入甲等軍中。普通軍士如此,那些軍官們當然同樣是如此,誰不希望自己也能進入甲等軍中,領著一隻虎賁之師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全軍考核在第二年的三月中全部結束,最後有近四萬人被選為甲等軍,其中騎兵一萬,步軍三萬。他們將擁有兩鎮中最好的待遇及裝備,最嚴格的訓練,作為以後兩鎮軍隊中征戰的主力。
甲等軍挑選出來後,萬曆皇帝非常重視,親自下旨勉勵,賞賜多個營號軍旗,還派出自己的心腹太監前來協助黃來福管理軍務。
以後這隻軍隊,在春夏無事時,仍在兩鎮各路中防守,平時嚴格訓練。到了秋冬時,他們統一調集到五寨堡中,稽查訓練的同時,還將作為征戰專備之用。
當然了,不是成為甲等軍的軍士及將領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軍隊三極制一分,最大程度地激勵了兩鎮軍士們的上進心。成為甲等軍士固然讓人羨慕,同時也讓餘者的乙等軍丙等軍士們眼紅,大家紅著眼,當然也都希望自己能入選。
每年冬天的全軍考核時,甲等軍中不合格的軍將們,同樣會被淘汰入乙丙軍中去,這個臉可就丟大了。所以乙等軍丙等軍士們紅著眼,甲等軍士們同樣不敢怠慢。
一時間,一股爭強好勝的風氣在兩鎮軍中瀰漫。
萬曆二十八年正月,公元1600年2月。
黃來福突然上書皇帝,希望能在五寨堡開設軍校,以培養忠君愛國,為國殺敵的將才。為體現皇恩浩蕩,還希望皇帝能派出德才兼備的人來指導軍校的各項管理事務。
黃來福的奏本一上,便引起了大明官場的喧然大*,這些時間,黃來福乾的各樣出格的事情己經夠多了,現在以一地方武人身份,還想辦武學?
一時間,官場上說什麼的都有,其中不泛誅心之言。大明正統以來,雖然也在兩京建立了武學學堂,以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