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又貴氣不說,還別有一番風味。

雖說入冬後,放在別處就是農閒,不過五寨堡的熱鬧卻是一天賽似一天。黃來福對五寨堡的定位是農商重地,所以秋收後,堡內外遍佈的米行、米棧商人,便紛紛將米麵轉賣到各城鎮去。那車馬往來,粟米貨物之盛,可居山西鎮第一。

還有各個工廠,在秋後,更是人流如潮,各地到五寨堡來務工的人流絡繹不絕。這些年來,在五寨堡各樣農副產品,各樣商品的交流影響下,以五寨堡為中心,還形成了許多商業市鎮:五寨堡,糧油毛紡集散地。神池堡,煤鐵水泥集散地。岢嵐州,羊毛集散地各城鎮之間互通有無,形成了廣大的市場。

而如後世的民工潮一般,山西鎮別處地軍堡州縣,這些年中也形成了到五寨堡或是周邊打工地習俗,他們或是長年務工為生,或是農閒後到五寨堡打份短工,他們賺到錢後,回到家鄉中,每每談起來,便引來旁人一片地羨慕聲。這又帶來了更大的人流。據初步地統計,現在五寨堡地人口,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己經突破了十萬。

各地原料需求,商業的繁盛,使五寨堡內外商號急速增多,眼下的五寨堡各地農場便如一個個城鎮一般,連他們在內,五寨堡境內己有大的商號近千戶,還有眾多的錢莊,銀號,茶館、戲園等。由於貿易量的增大,現金來往頻繁,去年秋,五寨堡銀行還誕生了異地匯兌的銀票,一經面世後,便非常受商人們的歡迎。

在此時地大明,雖說大江南北,各個城市的錢莊雲集,也推出各式各樣的銀票。不過無一例外的,這些銀票都不得異地支取,商人們外出採購和貿易全要靠現銀支付,在外地賺了錢捎寄老家也得靠專門地鏢局把現銀運送回去,不僅開支很大,費時誤事,而且經常發生差錯。由於五寨堡與外地的貿易量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大規模的現銀支用,顯然是己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了。

由於這些年五寨堡銀行的發展,銀行己經在神池堡,寧武關,老營堡,岢嵐州,歸化城,太原等地開辦了分號,所以己經由黃來福將掌櫃的改名為銀行總經理的周文棟,便想出一個法子。在五寨堡銀行有存款的,銀行在某地又有分號的,存戶們拿著手中地銀票,便不需要到存款地取銀子,而直接到某地分號中便可以支取。事後用書信告知對方號及總號收交事項就可。

如此一來,可說是大大地方便了那些需要大量支用的商人們。只一年下來,要求撥兌的人己經是越來越多。見情形如此,周文棟意外的同時也是喜出望外,除了五寨堡銀行專門推出這種匯兌業務外,他還專門派人調查許多商人貿易的地點,選派精悍的夥計,先後在山西許多城鎮開設匯兌分號,對方只要出一定手續費就可辦理。

由於這種匯兌在此處交款,彼處用錢,手續簡單,使用方便,所以不但許多商人來匯款以外,還有一些富戶及官員軍將們來託辦匯兌事宜。隨著資本的增加,通匯地點越來越大,利潤也越來越多。接著又吸收現款,發放貸款,生意一派興旺。今年秋時,僅在歸化城分號,便有白銀存款三萬餘兩,放款八萬餘兩。

許多錢莊眼見五寨堡銀行此業務如此火紅繁忙,也是紛紛跟進,投資匯兌票號。很快,該風氣己經蔓延出了山西省,向外省發展。一時間,這個只出現於清後期的票號業務,竟提前到萬曆時的五寨堡出現。

“夫人,這是十萬兩銀子的匯票,請您收好。”

五寨堡銀行佔地頗廣,豪華氣派,內有三進,最內是貴賓處。在花廳內,周文棟取出幾張銀票,鄭重地交到了顧雲娘地手中。對於顧雲娘,周文棟是內心佩服的,不是因為顧雲娘是

地妻子,也不是因為她是誥命夫人,而是顧雲娘本身氣質,讓周文棟佩服。這些年在五寨堡中,她以一介女流,坐鎮該地,人心降服不說,還將庫銀經管得井井有條,這是一般女子所沒有地。

顧雲娘這幾年氣質越發沉穩,那股少*婦的風韻越加出眾,她柔聲道:“有勞周先生了。”

手中地各張匯票紙質精緻,面額不等,不過每張格式都是一樣的,首面都印有“券”字和圖案,中間兩面印有豎格,寫有匯兌字號、銀兩數,年月日等內容,尾面還印有“信行”二字,並加蓋有銀行的三種印章,此外上還有密押及防偽水印,保證匯票的安全。

顧雲娘仔細翻看,良久,不由嘆道:“這匯票真是做得精緻,特別是防偽手法如此高明,真是難為周先生了!”

周文棟道:“不敢,這是各股東們集思廣益想出來的,非是周某一人之功勞!”

大明錢莊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