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城內,只見滿目瘡痍,城內饑民無數,朱正色不由嘆道:“數月征戰,今日寧夏終於平定,這都是熊公之勞。”
葉夢熊撫須緩緩道:“氏仍強,如其不除,寧夏鎮恐永無寧日。”
朱正色聽了不由一怔。
進入城後,葉夢熊,梅國楨,朱正色等人一邊慰問宗室百姓,一邊向上馳書奏捷。城破後,入城明軍鬆懈,各將官都與原亂軍歡飲,如同兄弟一般。只有黃來福的山西鎮軍隊還是嚴陣以待,毫不鬆懈,黃來福也不進入府,眾將官都不能理解。
黃來福私下向葉夢熊進言:“氏家丁尚多,諸將皆歡飲其室,恐事有變。”
葉夢熊聽了,大吃一驚,急忙傳令李如松,諸將才悚然整兵。接著李如松又得到葉夢熊將令,讓他傳示諸將:“本日定要殺盡氏,有不依令者,軍法從事!”
很快的,承恩剛從梅國楨處出門,就被浙兵綁縛。老總兵牛秉忠正在拜家與拜吃午飯,聞外面有兵喊叫聲,知道承恩被擒,立時出門。
拜失魂落魄,知道大勢已去,閤家自焚而死。拜家丁俱被明軍搜殺。其子哮承寵,養子哮洪大等人均被俘虜。
葉夢熊上奏:“寧夏大逆,皆賊父子造謀,因臣前後施間,以離其心,遂手刃東陽等。妄求脫罪家丁尚二千人,真夷過半,恐奔虜構禍。朔方終非我有,臣痛心切齒,會同巡撫朱正色、監軍御史梅國楨,授計總兵李如松等限十七日滅氏。承恩衝出至南關,楊文登時擒獲。李如松同如樟攻圍拜,賊丁披甲搗死拒敵,用火攻之,如樟撲入斬首,真夷盡戮!”
萬曆二十年九月十七日,公元1592年10月24日。
到了這天,長達七個月的寧夏之亂終於平定,萬曆三大徵第一徵告下帷幕。
寧夏之亂平定後,關於行賞論功,由於廷議不一,各報立功者之多,一時難以甄別。所以一直到了第二年的四月,才封爵已定。
文官以葉夢熊為首,葉夢熊遷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陰一子世錦衣千戶。
朱正色遷右副都御史,陰一子世錦衣百戶。
梅國楨遷大僕少卿,陰一子世錦衣百戶。
魏學曾以原官致仕。
又頒詔令寧夏慶王世子帥鋅襲封,王妃方氏,建祠旌表,不沒貞節,給銀一萬五千兩。
武官以李如松為首,李如松進都督,加宮保銜,世蔭錦衣指揮同知。
蕭如燻進都督同知,陰一子世錦衣指揮僉事。其夫人楊氏也受到萬曆帝的表彰,特為她建立一座功德牌坊。
擢升麻貴為延綏鎮總兵官,陰一子世錦衣百戶。
擢升董一元為遼東鎮總兵官,陰一子世錦衣百戶。
擢升黃來福為山西鎮總兵官,陰一子世錦衣百戶。
餘者劉承嗣、李如樟、楊文、牛秉忠等各加級有差,其餘死傷地軍將,也各有撫卹。
萬曆二十年十一月戊辰,萬曆帝御午門,受寧夏俘,立磔承恩、承寵、洪大等。本月,又免畿內、浙江、河南等各受災諸府蠲租。十二月甲午,以寧夏賊平,告天下。
是年,暹羅、土魯番入貢。
正文 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6…30 18:05:20 本章字數:3718
萬曆二十年九月二十日。
天氣有些陰冷,在寧夏城北十數里處的一片山丘上,密密麻麻的白幡隨風舞動。這正是此次平叛的大明軍隊為戰死的將士招魂設祭。
此次平叛大軍約有十萬人,數月的征戰,約有數千人獻身於這片土地,其中五寨堡軍隊也有傷亡二百餘人。依大明軍制,士卒陣亡,將領應弔唁並給於安葬,親臨哭之。不過那些普通計程車兵們只能就地安葬,而一些將領們,則可以將屍身送歸家鄉。
長途運屍,極為不易,所以黃來福打算將戰死的將士遺體火化,然後將他們留下的骨灰衣冠一起運回五寨堡英烈園安葬,然後再為他們舉行盛大的祭奠儀式。
穴地深挖四尺,以為深埋,密密麻麻的牌位前,香火塋繞。此次平叛的官員軍將,都是密密層層站立一旁。人人披麻帶孝,以葉夢熊,李如松為首,幾次大禮後,各人都是依次上香禱告,或是一些軍將上前號啕大哭。
在另外一邊的五寨堡場地中,煙火滾滾,數千五寨堡將士們,都是靜靜站立一旁,看著戰死兄弟的遺體慢慢火化,還有眾多的五寨堡商賈夥計們,也是站在一旁肅立。
“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