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親自領兵一萬人。前往迎敵。

李如松領著大軍,二十一日從寧夏城下出發,到了今天的二十三日。己到張亮堡,在這裡,他遇到了力克部地主力。

張亮堡外硝煙瀰漫,鐵箭火銃橫飛,殺聲一片。在軍陣的最前面,李如松身先士卒,衝殺在最前面。見主將如此,不論是家丁們還是宣府鎮普通官兵。都是非常受鼓舞。爭先恐後地與敵搏鬥。

這裡有蒙古力克部的主力,力克身為蒙古順義王。蒙古大小數十部名義上的大汗,麾下的將士也非常精銳,兩軍從卯時戰到巳時,各死傷數百人,還是未分勝負。

直到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率隊及時趕到,實施兩路夾擊,力克才大敗,率部拼命奔逃。明軍緊追不捨,一直追到賀蘭山下,力克部蒙古兵四散而逃,眾人爭先奔走出塞。最後李如松部捕斬蒙古人一千三百三十餘級,獲駝馬無數。

訊息傳回,寧夏城下一片歡騰,葉夢熊、朱正色、梅國楨均上奏報捷,葉夢熊上奏道:“大挫賊鋒,城破在旦夕”。萬曆帝聞後,大喜,下詔賞賜,督撫、將士賜金不等。

隨後寧夏城下的大明官軍,又將捕斬的蒙古人首級,全部用竹竿懸掛,立於寧夏城下,城內的叛軍看後,個個更感喪氣。加上官軍兩次挫敗河套部蒙古人的增援,使寧夏城地叛軍外援斷絕,士氣衰落無比。

到了這個時候,黃來福知道寧夏城平,只在不遠了。

八月二十七日。

城外大明軍隊又決大壩水灌城,這讓寧夏城的四面,被水浸壞的地方越來越多。

九月三日。

浙江參將楊文率一干浙兵援軍來到寧夏城下,軍心大振。到了這個時候,總督葉夢熊己經決定讓全軍大造船筏,作好攻城準備。他還佈告軍中,有能先登城者,賞萬金,這讓城下明軍個個奮勇,勉圖效力。

九月七日。

在洪水地浸泡下,寧夏城北關終於城牆崩壞,倒塌的地方達數丈,承恩、許朝等叛將忙到北關督守。

九月八日。

城下大明官軍發起攻擊,南關薛永壽等約為內應,明軍以聲東擊西之計,佯調舟筏擊北關,承恩、許朝二叛將果然到北關督戰。趁這個時候,李如松,蕭如燻等將親自帶著精銳家丁們突擊南關,黃來福也帶著自己的三百家丁們,緊跟在後。

老總兵牛秉忠,己經七十歲了,還是奮勇先登。監軍梅國楨大呼道:“老將軍且先登城,諸君如何退怯?”他話一說完,黃來福等各軍將都是爭先恐後登上,激烈的肉薄後,南關遂下。

隨後大部明軍將士也是先後登城,到了這個時候,寧夏城內叛軍,真正是大勢已去。

九月十日。

城內的拜等人。見南關己失,己方大勢已去,急忙將前總兵張傑放下城,請求招安。總督葉夢熊,佯為應允,仍然大造攻城器具。

監軍梅國楨憚氏父子之強。不敢輕信妄動。他找到南關居民一個與拜相識的賣油郎李登,賜他酒食,授以密計,李登受命而去。

他來到東門,給承恩一封梅國楨寫的信,又對他道:“氏曾有安塞功,監軍不忍駢誅,特令登齎呈密札,給與將軍。將軍如聽登言。速殺劉、許自贖,否則請即殺登。”

承恩聽了不由非常心動。

李登又到劉東陽,許朝的軍營中。先給梅國楨密信,接著又勸二人道:“首亂是氏,二位將軍本系漢將,何故從氏作亂,甘心嬰禍?試思鎮卒幾何,能當大軍?將軍所恃,不過套援,今套部又已被逐,區區杯水。怎救車薪?為將軍計,速除氏,自首大營,不特前愆可免,且有功足賞。”

李登不愧說客,聽了他的話後,劉東陽,許朝二人也是非常心動。

不過李登說客後,在拜父子這邊。拜擔憂梅國楨之言不足重,索要總督葉夢熊地免死憑據,劉東陽,許朝二人也有這樣的心思。當晚,李如松馳往葉夢熊處,要了幾份印信執照,分別給梅國楨、李如松、朱正色等人,見機行事。

相繼的,拜父子。劉東陽。許朝等人得到了葉夢熊地免死憑據,各人中計。相互猜疑。

十五日夜,劉東陽殺土文秀。

十六日早,承恩、畢邪氣相約往南關殺許朝。繼而畢邪氣往北關殺劉東陽,分別將其首級懸於城上,斂兵乞降。李如松,蕭如薰,黃來福等官兵陸續登城,揭示安民,並搜獲寧夏巡撫關防,及徵西將軍印各一顆。

十七日,寧夏城大開南門,承恩出城迎接葉夢熊,梅國楨,朱正色等文官們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