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的事,那是真正的百裡挑一啊。現在的五寨堡各個農場,由於農閒下來了,這些屯丁們,一邊幫助新農場開墾荒地,建設各個農場,一邊還要進行一些基本的操練等。現在五寨堡的軍士們,都是優先從五寨堡各個農場中挑選。

擁有了軍隊和農場,也讓黃來福在五寨堡的地位穩固無比。

在古代社會,一手拿刀,一手握著土地,才是王道。

這次五寨堡城邑的擴建,需要大批的水泥和青磚。

對於五寨堡城建中水泥的使用,是黃來福提出的結果,那些工匠們自然沒有話說,誰敢質疑守備大人的意見?

而工部的安代山大人,在他看過五寨堡內各結實平整的水泥街道後,也認為這種東西很不錯,價廉物美,結實堅固,是各種建築的優良作物。在實際上砌了一段城牆後,安代山大人打算向工部上書,推廣五寨堡產出的水泥。當然,這也是他收了黃來福幾百兩銀子的結果。

託這次築城的機會,大五寨堡水泥廠越發擴大,吸引了大批的工人,每天產出的水泥,源源不斷地運到堡中的工地上來。各方的結果就是,光賣水泥,黃來福就將這次自己的投出,賺回了大半。

五寨堡這次築城,需要的材料眾多,青磚就是其一。

城牆內的填充物是土、沙與石灰攪拌成的三合土,外面再包以城磚。想要有青磚,就要燒製了。

大明磚窯技術發達,燒製出的青磚,整齊厚重。在此時的大明朝,燒製城磚的磚窯必須具備三個要件:土壤,水源及燃料。

土壤需要粘性高,少雜質的黃土。而建造磚窯也需要有豐富的水資源,因為燒磚的原料是土坯,它是用水與黃土和成泥脫出的,因此建磚窯燒磚的頭等要求是接近水源。

而大五寨堡水泥廠附近的張家坪一帶,正附合這個條件,因此這些時間裡,在靠近大五寨堡水泥廠的地方,工部的安代山大人,指揮一些工匠們,建立起了一個規模浩大一,景象壯觀的磚窯群,共有磚窯七十座。

這些磚窯中,都是屬於馬蹄窯。窯內設有窯壁,窯火門,煙道和窯床。上口直徑都是四米,深二米,磚窯底部有寬大的火道。裡面可以碼上十三層磚,每層一百八十塊左右。因為磚窯的結構合理,裡面的每一塊磚,沒有一塊火燒不到的,也沒有一塊燒過火的。這讓黃來福對此時大明的燒窯技術極感佩服。

最後磚窯還要有充足的燃料。因為土坯經燒製才能成磚,燃料不可或缺,黃來福當然不會傻到用五寨堡的林木去燒,他都是用煤。

燒製這樣大的青磚要六七百攝氏度高溫,燒製週期為七天,燒好一窯磚約需八噸煤。以這個標準計算,七十座磚窯每燒一窯磚,就需要五百六十噸煤。每座窯每月燒四窯,消耗煤就是二千多噸。

如果整個工期算下來這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需要這麼多煤,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五寨堡雖然不產煤,但附近州縣多的是煤,因此,這些時間裡,無數的商賈們看到機會,都是爭先恐後地從附近州縣運來了煤,讓他們大大地賺了一筆。

而這些商賈們僱傭的民夫中,也是無形中讓許多人取得了吃飯就業的機會。

正文 第71章 毛紡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4…2 18:00:52 本章字數:3284

公元1590年11月23日。

天上飄著一些小雪,在渠源銳等商賈的陪同下,黃來福和馬公公等人視察了五寨堡毛紡廠。

五寨堡毛紡廠是由渠源銳等商賈們主理,黃來福只是管出一些股金,及年底分紅便是。於10月初開工時,到現在為止,由於原料,工人,各色織工,一系列的設施等,己經準備完畢,因此進入11月底時,五寨堡毛紡廠己經正式開工生產了。

這個算是五寨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了,裡面有男工,女工,童工等,近兩千人。除了一些管工等人外,大部分是來五寨堡的流民婦女們。

相對於進入五寨堡各個作坊工廠中做工,五寨堡的軍戶們,更願意進入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做事,或是黃來福直接管理的大畜場或是菜場果園等。對五寨堡的軍戶們來說,不論是先加入還是後加入軍戶的人,進入五寨堡各個農場中,才是真正的鐵飯碗,而在各個作坊中做工,總讓他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事實上,在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做事,確實是待遇好,福利高,生活穩定,現在由各個商賈們管理經營的作坊工廠們,則是管理比較殘酷,勞動時間長,生活會苦一些。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