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了郭子興單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雖然頭頂上還有著郭子興,郭子興的頭頂上還有著韓林兒,但朱元璋知道,這些都是名義上的。
要是他有了和張士誠一樣的武器,那麼,何愁大事不成?朱元璋在羨慕張士誠的同時,也非常嫉妒,自己要是有了張士誠那樣的武器,早就打遍全國了,可是這個縮頭烏龜,居然又當起韃子的走狗來,做了個什麼江南江北行省的左丞。
這讓朱元璋有些看不起張士誠,這個人,雖然有能力,卻缺乏成就大事的必備條件:野心。
江浙最富,恐怕張士誠的打算,就是枕靠在財富堆上睡大覺吧!
朱元璋猜得非常準,歷史上的張士誠,的確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得到了江南最富庶之地之後,徹底墮落,不思進取,軍隊失去了戰鬥力,在眼巴巴望著陳友諒被朱元璋消滅之後,他也被朱元璋秋風掃落葉般地幹掉了。
只是,歷史不會再重複,既然張陽成了張士誠,自然知道想要上位,得不斷地強大自己,絕對不能原地踏步。只是,張陽更懂得,積蓄實力很重要,在某些時候,妥協並不可怕,名義上服從元朝,只是名義上而已,他隨時都可以再次起兵。
“大哥,我的手下,抓到幾個來城內販私鹽的。”郭英找到了城頭上的朱元璋,和他說道。
歷來鹽業都是一個收稅的重點行業,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佔領之地,想要販鹽可以,但是必須得繳納一倍的稅款,這也是他財政收入的重要一項。
由於朱元璋佔領之地都在內陸,所以,所有的鹽都要從外面輸入,這樣,就有些不法鹽販,想要走私海鹽。
郭英主管應天府的安全,昨天的時候,他的手下,抓到了幾個鹽販子。
若是普通的鹽販子·毫無疑問,抓到了,要麼砍頭,要麼讓對方繳一筆豐厚的賠償款·根本無須上報。
郭英接到人的舉報,準備去抓獲幾個鹽販,此時,他們正在應天府裡面最大的一家貨棧交易。
看到四周出現計程車兵,這幾個人沒有絲毫慌張,更加劇了郭英的懷疑,普通的私鹽販子·看到官軍,最先的反應就是逃跑。他們的來頭,一定不小。
接下來鹽販子中間的一個人走出來,拿出了一錠金子,不錯,是金子,說這些就當作罰款了·接著,對方拿起扁擔,就想走。
按說這些金子足夠罰款·郭英本來想放過,可是,總感覺有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