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想再從江南招五萬人的部隊,就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了。
“主公,出事了。”正在張陽放下難用的毛筆,寫下了這些任命之後,羅貫中走了進來。
“貫中,什麼事這麼慌張?”張陽問道。
“孌公,士信出事了。”羅貫中說道。
士信?他能出什麼事?現在賣鹽已經被朝廷同意了,他手下又都攜帶著火銃,就算是碰到黑吃黑,他也不吃虧啊。
“主公,士信被朱元璋抓了。”
朱元璋?張陽臉色暗了下來,“怎麼和朱元璋扯上關係了?”
“主公,士信兄弟將鹽賣到集慶去了,正好被朱元璋的手下抓住,現在,被朱元璋關到牢裡了。”羅貫中說道。
這個士信,乾脆讓他去死好了。張陽非常氣憤,派他去開啟各地銷路的時候,就已經和他說過了,只佔領朝廷的市場,不去和其他的義軍發生衝突,自己投降了元朝,雖然只是暫時的,其他的起義軍一定對自己有意見,而自己現在又在積蓄實力之中,實在不宜和對方發生衝突。
這個士信,肯定是知道集慶裡面賺錢多,就跑到集慶去了,現在,給自己捅了個大簍子。
“朱元璋怎麼說?”張陽問道。透過上次的事,張陽知道,自己絕對不能低看了後世的明太祖,這個人,表面上是正人君子,背地裡,也愛使個陰招啊。
“主公,朱元璋說,士信到他的地頭上販私鹽,沒有經p他的同意,那是要砍頭的,但是,念在和主公相識的份上這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只要主公給他提供五千斤精鐵,再加一千把我們的天闕銃,就可以將士信等人放回來。”羅貫中說道。
羅貫中也覺得很頭疼,這個朱元璋,什麼時候學會獅子大開口了?五千斤精鐵,一千把天闕銃,基地一年的產量才多少啊。
但是,士信可是主公的四弟,親四弟,立下過許多功勞,主公能見死不救嗎7
張陽還真想說,讓他砍了士信的腦袋吧,士信的腦袋可不值這麼多錢,但是,他可不敢,先不論大義如何,母親曹氏就絕對不會放過他,還不得整天在他面前哭哭啼啼,想著自己可憐的四兒子?
張陽也知道,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朱元璋一口要了這麼多,那是給他打了還價的籌碼。
不過,精鐵多少無所謂,也就是鍊鐵爐多產幾爐而已,但是天闕銃,那是絕對不能給他的。
自己稱雄這個時代,靠的是什麼?不就是先進的武器嗎?要是將天闕銃給了朱元璋,要是被他發現了天闕銃的秘密,那麼,自己還能有機會嗎?
畢竟正史裡,最後坐天下的可是人家朱元璋。
“孌公,我們怎麼辦?”羅貫中問道。
張陽知道,現在有這麼多股起義軍,又有這麼多個政權,但是,最終坐天下的,只能有一個政權,所以,除了與元朝抗爭,與各個起義軍之間,也會有必不可少的爭鬥,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就來了。
他的本意是,先聯合各路義軍,一起打元朝,等到元朝被消滅掉了之後,再來決定誰坐天下。
可是,攘外必先安內,這句根本就狗屁不通的話,卻是許多起義軍心頭的想法,因為,人都是有私心的。
所以,張陽現在必須選擇,要麼妥協,要麼,就準備著與西面的鄰居朱元璋發生衝突。
“現在朝廷的動向怎麼樣?”張陽問道。
其實這幾天,大都的探子早就發來過幾次報告,靠著信鴿,羅貫中收到訊息比朱元璋還要早,但是普天同慶,主公又這麼忙,他想晚些告訴主公。
“主公,現在大都的局勢有些混亂,皇太子與皇上妄圖爭奪皇位,皇上又優柔寡斷,不願意廢了皇太子,大都內政局複雜,而在大都外,據說忠於皇太子的擴廓帖木兒所部與忠於皇上的孛羅帖木兒所部發生了衝突,韃子暫時,根本無力顧及江南。”羅貫中說道。
這麼說,朱元璋肯定也知道訊息,他也是有意的了?張陽想到。朱元璋從來就不是個好相與的,他挑這個時候,給自己找點麻煩,想看看自己如何接招?自己要是答應了他,以後還不得時時被這個鄰居欺負?
不過,張陽也並不想與朱元璋發生太多的衝突,他目前的江南江北行省,還不穩定,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不宜過多使用武力手段。
先派湯和去一趟,看看情況怎麼樣吧,湯和畢竟與朱元璋是發小,應該給點面子吧。
“給湯和去信,讓他到集慶跑一趟,和朱元璋商量,探一下他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