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在這個時候,幾千紅巾軍一起唱起了嘹亮的軍歌,歌聲劃破了整個蒼穹,刺入了韃子的要害。
韓林兒扶著楊氏,坐入早已準備在一旁的馬車,向毫州走去。
在毫州城外,杜遵道、盛文鬱、羅文素、劉六等人,已經提前擺好了儀式迎接,他們都將是這個政權中的重要人物。
“母親,孩兒就要登基為皇上了。”在馬車中,韓林兒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悅,和楊氏說道。
“是啊,要是你父親在,那該多好啊”楊氏想起自己的丈夫,再看看眼前的兒子,說道:“林兒,當了皇上之後,一定要勤政愛民,同時,注意把握權力,凡事,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來,你的對手,不僅僅是蒙古韃子。”
和丈夫比起來,自己的這個兒子,性格中多了些柔弱,並不是當皇上的料,不過,楊氏仍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一個推翻蒙古韃子,恢復漢人河山的好皇帝。
“母親說的,可否指劉將軍?”韓林兒悄悄問道。
楊氏看了看外面,輕輕嘆了口氣,自己的丈夫,自然能制約得了劉福通,可是,自己的兒子,並沒有那麼大的資歷和威望,說白了,現在的整個局面,都是劉福通打下來的,他能夠擁戴韓林兒為帝,那是他的忠誠,否則的話,他自己黃袍加身,也未嘗不可。
所有的人,都是劉福通的,韓林兒這個皇帝,目前只能是重用劉福通,逐步籠絡人才,等到全國都打下來了之後,再學當初趙皇帝那樣,杯酒釋兵權。
“你的父親,為宋徽宗八世孫,你一定要有皇室子孫的氣質,不要墮了家族的威望。”
“是,孩兒知道了。”
與前來迎接的眾人相見之後,韓林兒和母親進入了毫州城,來到了自己的宮殿內。
“韓教主,現在還是戰事連連,實在沒有能力給您修建太多的宮殿,這裡是毫州最大的州尹家的宅子,給您改來的,等到戰事平息之後,再給您多起宮殿樓閣。”劉福通和韓林兒說道。
“現在還是戰時,一切從簡吧。”韓林兒說道:“等到我軍日後打下大都,自然當以大都作為國都。”
“對,我們打到大都去”劉福通看著韓林兒,兩眼放光。他真心擁立韓林兒,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將韃子趕走,恢復漢人河山。
“請各位大人都到前廳來商議立國之事吧”韓林兒說道。
“這”劉福通說道:“教主路途勞頓,先休息吧,明日我們再商議這些大事吧”
韓林兒還想堅持,楊氏在旁邊說道:“那就聽劉將軍的,我們明日再議不遲。”
“那屬下就告退了。”劉福通說著走了出去。
“劉將軍深謀遠慮,以後還要多聽劉將軍的。”望著劉福通遠去的背影,楊氏說道。
“是,孩兒遵從孃的教誨。”韓林兒知道,母親這麼說,是因為旁邊多出幾個伺候的丫鬟和家丁,這些人,肯定都是劉將軍的耳目了。
第二天,在宅子中部的大殿之上,韓林兒終於開始與各位大人商量立國之事。
“教主,承先教主的在天庇佑,我們紅巾軍終於有今日的局面,實乃百姓之福啊”劉福通首先說道。
“是啊,不過,這一切還都是劉將軍治軍有方,指揮得當,有莫大的功勞,以後,還得倚靠劉將軍啊”韓林兒說道。
劉福通聽到這句話,心中高興:“既然教主看得起我劉福通,我定當奮力抗戰,萬死不辭,為了我們大宋國的萬世基業,儘自己的全力。”
大宋國?韓林兒問道:“劉將軍,我們的國號還是大宋?”
“那是當然,教主你就是前朝徽宗九世孫,如今再次榮登大寶,反元復宋,國號自然還是大宋了。”劉福通說道。
“對,國號不可更改,這樣可以讓百姓再次憶及前朝啊”杜遵道在一旁跟著說道。
“好,那我們國號還是大宋,年號”韓林兒說道。
“年號龍鳳,都已經定好了。”劉福通一開口,就滔滔不絕:“現在在外面正有著“明王出世”的預言,以示黑暗已經過去,光明來到,所以,皇上的號就為小明王,以應天意。”
韓林兒還沒有插言,劉福通接著說道:“後天就是黃道吉日,我們先到城西去祭天祈谷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後回到太廟祭祖,再回大殿舉行登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