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一個人看他們兵將是不是真實感情,看一眼,他們便心中有數。

“寧相公客氣,這馬上打天下,治天下還是要靠你們。”

這話說的,有些拍馬屁的味道。一方軍將,拍一小小秀才的馬屁,真真是無比可笑!可這樣可笑的事,確實發生了。

也難怪,誰讓這個朝代能看重的文官太少呢?敬重的,更是一個都無。

現在有了個寧採臣,對他們兵將是真的尊敬。這關係便值得維繫下去,今後也會是道人脈。若做了官,那就更好了。最好是戶部,這樣一來每年的錢糧也會好要不少。

“將軍客氣!民不治而治。”這是黃老之說,講的是百姓無須他人治理,自己就能管好自己,反倒是官越多,百姓越困苦,天下越黑暗。

“而天下久未平矣,正需要將軍們支撐天下。”

寧採臣說的是事實,遼與西夏,哪一年不是來宋境打草谷。聽說今年過年時都來了。

冬季不伐。冬天,一般是不會開戰的。但是冬天卻是搶劫的好季節。

漢人重視春節,到了過年一年的收入多數會拿出來花銷,置辦了年貨,正等到過年食物。

聽說西夏人還專為此取了個名號-“競食”。

意思是漢人把飯菜都做熟了,他們只要來吃就可以了。

當然,這樣的劫掠是稱不上作戰,朝堂上是一般不會外傳的。

只是寧採臣是後世之人,這世界雖與歷史不完全一致,大體還是相同。很有幾分,細節不問,大勢不改的味道。

說軍人是國家的支撐,不是這兒人多,說不得這兒的軍將都會痛哭出聲。

多少年了,終於出了一個體諒咱們軍人的文人了。

這些年來,哪一次不是有功是文官領導有方,決勝於千里之外。有過,則全是他們武人貪生怕死。

文人書寫的歷史,宋朝是公認的軍武最弱的朝代。什麼武將不會訓練士兵,貪生怕死例子舉了不少。

可真的如此嗎?

在面對整個世界都無敵的蒙古騎兵時,是宋朝,堅持了半個多世紀。

而另一個號稱“滿萬不可敵”的朝代卻為人揍得屁滾尿流,即使是在早期,還在遼東時,面對沙俄的開拓者哥薩克騎兵,也是隻有逃跑的份。

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宋朝可當此稱。

文衙內更是高興,本來寧採臣便是文人,還是個大才子,他真的很擔心自己只找來武人,沒有文人,寧採臣會不高興。

“既然大家如此投緣。寧相公何不做詩詞一首以賀。”

寧採臣這麼給他們武將面子,他們當然也要給寧採臣面子。一個文人的面子是什麼?當然是他們擅長的了。

只是這卻有些為難寧採臣了。不為別的,這誇宋朝兵將的詩還真不好遠。封狼居胥,那是人漢朝。十三道金牌,是絕對不能寫的,再說還沒發生呢?

“來人,取酒來。寧相公得大碗吃酒,才有詩才。”文衙內央人去取酒。

武人愛什麼?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寧採臣這“習慣”立即讓他們覺得親近不少。

可寧採臣敢喝嗎?

一會兒月上柳梢頭,他還有戲要演呢?他可不想變成夏侯劍第二,從屋瓦上掉下來。

從小便打熬身體的夏侯劍都摔壞了胳膊,現在還架在脖子上。要是他,非摔斷了骨頭不可。

寧採臣趕快提筆做寫狀,可還是沒躲過。軍將們親自為他倒上的酒,他能不喝嗎?

如果他是這時代的人,大可一句:“粗鄙之酒,文人豈能飲得?”

可他不是。雖然大口飲酒得了軍將的讚許,卻也同時上頭。

不敢再飲,立即提筆寫下: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滾滾長江向東流逝,不再回頭,多少當年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是與非、成與敗何必太在意,都會過眼而去,只有青山依然屹立,太陽依然東昇西落。白髮蒼蒼的漁翁與樵夫泊船江面,早已習慣四時變化,難得見了一次面,便暢飲一壺濁酒,笑談古今。

書寫宋朝兵將,這首詞是再合適不過了。

如果沒有《三國演義》誰知道關雲長是哪根蔥,多少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