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李逵是直腸子,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吳用解釋了這麼多,他是一句沒聽明白。他只知道寧採臣是個官,還是個很厲害的官,比宋江哥哥都厲害,這上了山哥哥就做不了主了。

本來在李逵看來,既然這山上有主了,再找一個好了,可是宋江哥哥不同意,也就幫著出主意。而在他看來,寧採臣是官,那麼能管住寧採臣的自然就是皇帝老兒了。沒什麼不對。

“鐵牛,休得胡言亂語!”不過李逵的話卻激怒了宋江。

宋代有一個官職叫“保義郎”,品級不太高,但很尊貴。皇上微服出行時,讓別人稱呼自己為“保義郎”。宋江的綽號為“呼保義”,意思是宋江對皇上的無比忠誠。《水滸傳》第九十回寫宋江徵遼功成後,“加宋江為保義郎”,可謂得償所願。而在水滸傳裡,宋江多次提出要保住梁山“替天行道”的意義,知道快死也記在心中(殺李逵)。

由此可見李逵的主意有多臭了。

可是李逵就偏偏聽他的,他一發火,李逵就像個鵪鶉一樣,不出聲了。

這一點上還真有些像漢末的劉備,劉備一出聲,張飛同樣變鵪鶉。

但是宋江與劉備不同的是,兄弟死了,他會一怒發兵報仇,哪怕明知道這與他的戰略不符,明知道可能會因此滅國。而宋江卻是送自己人去死。這與劉備的不追隨自己,也不殺(比如徐庶),宋江的義顯然是存了更多的利用,而非真的講義氣。

義氣不過是他的偽裝,為了出人投地的偽裝。這和後世一些辦公室職員每月請同事吃飯是如出一轍。(點點曾有份工作便是如此,沒請過,讓開了,一打聽才知道全辦公室就咱沒請過。初工作的朋友引為鑑戒啊!)“學究先生,你接著說。”

吳用點點頭,說:“首先是師出有名,在下想了一個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

“這東西有用?”李逵小聲嘀咕。

“好,好!”宋江瞪了他一眼,宋江很高興,已顧不上訓斥李逵了。“學究先生接著說。”

別人不明白,他是明白,一個能寫出“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反詩的人,這童謠太簡單了。

“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此詩所應的不就是他宋公明,這便是天然合法姓。

此童謠一出,宋江相信吳用是真心幫自己了。他現在大有一種劉備初得諸葛亮的心情。

老實說,雖然他不相信吳用會是個貪圖享受的人,但是什麼話聽多了,也會起疑心的。畢竟宋江只是個野心家,而不是一個忠義之人。

野心家疑心總是很重,否則也不會在掌了梁山後,有意送梁山老人去死了。

吳用繼續出了“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了宋江做老大的合法姓。

而現在,在看到寧採臣的喜想於顏色,他們放心了,特別是梁山排座次。

這尚刀就是他們用來試驗寧採臣的,如果寧採臣依然笑著,又甚至拉攏他。就是宋江也不敢發動接下來的計劃。

聽多了寧採臣的事,不要多,只要十分之一是真的,他們便抵敵不過。他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智慧,只要寧採臣的智力不如他們,他們便有膽量算計。

現在,他們證實了這點。自然是心中暗喜,只要打發了寧採臣,這梁山便是他們的了。

至於王倫有個上山修道的女兒,公孫勝他們也見過,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一個人再強,還能強過強弓勁弩,強過軍隊不成。

什麼修真,什麼神仙哪個怕他們。真的要怕,他宋江也不敢扯九天玄女的幌子了。

為什麼選九天玄女,還不是因為她是軒轅人皇的女人。

一切就緒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神靈的可怕,不是天道限制,這世界早成了神的世界。

他們更不知道的是,由於他們的作為,寧採臣已經放棄掉他們了。

宋朝沒有戰略家,宋江也不是,他只是野心家,一個只能看一兩步的野心家,他看不長選。

既然看不長遠,那麼他便是沒用的。

知道歷史程序的寧採臣可不需要自己身邊有這麼個野心家在。

梁山變了,變得只知他宋江,不知他人。那就放棄好了。

寧採臣現在有船,有官家給的兵器。換一個地方,很容易會起身。

而這次來梁山,寧採臣已經把武裝梁山,執行一次秘密行動的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