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雲確實沒什麼了不起的,也就是四年多時間從無到有,把一個德鑫做到京城最大的民辦學校,學員佔據培訓市場百分之八十的份額,老師和工作人員加起來近千人而已。而博翰,歷經八九年的發展,到現在老師和工作人員才幾十人,從高中聘請來的英語老師還佔了師源的大多數。這樣力懸殊的對比,怎麼競爭得過?
博翰管理鬆散,典型的民營企業管理風格,老闆一言獨大。別看盧向成在外人面前表面和氣,在博翰可是頤指氣使慣了,自以為高人一等,對手底下的員工們不怎麼看得上眼。老師們又多是兼職,歸屬感不強,更是一盤散沙。
夏雲有著超前二十年的優勢,對德鑫是二十一世紀大公司的管理風格,採用以人為本的民主風,目標明確,凡事從目標出發,對員工們的任用有著一套嚴格的標準,儘可能在相對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對每個員工擇優錄用。夏雲深懂德鑫要發展,必須靠員工們全志成城;須為員工們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讓員工們有歸屬才行。
兩家企業的老闆脾性思想不同,管理自然也不同,創造出的效果更是迥異,優劣立判。
德鑫分校校長在職責範圍內有自主權,很多事可以自由處置,這在很多民營企業是做不到的。私人老闆們大多對員工們防範之心很重,深怕一不留神員工們便會坑他們,哪敢對員工放權?盧向成也是如此。他去年曾和雲溝通,提出“互不在對方所在的區辦分校”的建議,實際上,他絕對不會開分校,因為他打心底裡信不過手底下的員工們,無論讓誰負責分校,他都不相信人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分校怎麼開得起來?
夏雲就不同了,早在第一家分校開辦之前,就制定了規章制度,做了員工手冊,清晰地列明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責許可權。這樣既分清了責任,也明晰了權利,同時做到放權。誰的行為操守不符合遊戲規則,她能夠很快做出處理。
這樣做,不僅需要老闆有出色的管理能力,還得有廣闊的眼界胸懷,起碼能做到信任員工,放開手讓員工發揮自身的才能。
有晉升空間,工作氛圍和環境又出色,員工們的流失率很低。
受盧向成本人限制,博翰一直不能發展,但盧向成並沒有反省,而是把一切怪在夏雲頭上。他的招生方式也很原始,就是在街上貼小廣告,另外,就是辦學的時間久了,也有一些附近街坊的孩子就近入學。生源一直能夠維持,但離充裕還太遠。
德鑫豐增區的分校在修繕中廣告已經打了出來,大幅條幅廣告貼得每個路口都是,非常醒目。同時,夏雲又配合陶天的採訪,舊事重談,暢談前些天私生活報道給她造成的困擾和不便。當然,話題更多的是談到了在豐增區新開的五家分校,五家分校同時開業,規模不可謂不大。在採訪中,夏雲不斷呼籲學員們就近入讀,特別強調豐增區的分校雖是新開,辦學質量保持德鑫一貫的優良品質,請學生們放心。
現在看到德鑫一下子在豐增區開了五家分校,隱隱對博翰形成包圍之勢,夏雲又在報紙上回應前段時間的熱議博同情,盧向成差點沒吐血。
PS:早上七點半起床寫稿,覺得涼意陣陣。天氣真的涼了,朋友們早晚注意加衣保暖。
第168章 競爭對頭
夏雲已成了京城的名人,衝著名人效應,很多人湧進德鑫試聽或報名。豐增區新開的五家分校,配合著對夏雲的採訪和條幅廣告,剛修繕完畢還沒有清掃的報名大廳已經人滿為患。
盧向成站在馬路對面,遠遠眺望著德鑫分校裡黑壓壓的人群。這些人,是來試聽的,可是試聽的人中,超過五成會報名。這還是第一期,接下來呢?報名的人只有更多。
看了半天,盧向成和身邊的田協說:“MD,沒想到想補習英語的人這麼多”同樣是開英語培訓機構,他何曾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不嫉妒都不行啊。這些人早幹什麼去了,怎麼一聽到德鑫的名頭就風湧而來?德鑫真有那麼好嗎?
田協在德鑫親身體驗過一個星期,當時為了起訴德鑫廣告欺詐,還特地大老遠地跑德鑫總部去報名。這會兒聽老闆這麼說,沉吟了一會,才實話實說:“德鑫的老師講課很有特色的,學員的情緒總是被帶動,不知不覺跟著老師走,很容易就學會了單詞。”
盧向成白了他一眼,說:“你這麼能,怎麼不跟著德鑫的老師學,也把學員的情緒帶動起來?”
田協沒有還嘴,心想,我要是有這本事,早上德鑫教學去了,還會在這裡混日子嗎?
德鑫的工資是同行中最高的,當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