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為什麼偏偏是銀河實業推出了這項技術,那太空飛機的名字也夠可恨的,竟然叫做“銀河號”,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架太空飛機的主人是誰。
自從歐盟和銀河實業展開強硬對抗之後,歐盟雖說成功的把銀河實業給堵在了絕大部分歐洲市場之外,但是也同時堵住了使用銀河實業產品,吸引銀河實業投資的渠道。
這幾年,銀河實業蒸蒸日上,發展的越來越好,歐盟以及各個歐盟成員國有不少都在討論,是否該撤銷對銀河實業的制裁令,緩和和銀河實業之間的關係。但是一想到劉士卿一而再、再而三的展現出來的強硬表現,歐盟就知道不能夠主動低頭,只要低頭,銀河實業肯定會提出一大堆讓歐盟難以接受的條件。
歐盟的算盤本來打的挺好,先冷處理一下,偶爾的找幾個跟銀河實業關係不錯的國家的政商兩界的人,幫著到銀河實業做箇中間人,調解一下雙方之間的關係,日子長了,說不定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就好了,雙方關係恢復正常。
可是銀河實業發展的太快了,到了現在,即便是歐盟,在科技這一領域,也要仰著頭看劉士卿和銀河實業了。在這樣的前提下,還想要時間沖刷一切,消弭雙方之間的不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像是兩個人吵架一樣,甲的地位原來比乙高,甲做了一些讓乙覺得很不舒服的事情,結果鬧崩了。之後,過了幾年,乙的地位也上來了,而且超過了甲的地位,那麼這時候,奢望乙忘掉過去,主動跟甲和好,無疑是極其不現實的。
相反,如果甲想跟乙和好,那麼肯定要做出一系列讓乙覺得很有誠意的舉動來。而這顯然是矜持、高傲的歐洲人所不願意做的。
歐盟內部再次爆發激烈的爭吵,歐盟各成員國,特別是西歐、北歐國家,其內部也都開始認真的審視跟銀河實業的關係。
那些是歐洲國家,但是還沒有加入歐盟的國家,則迅速的展開了行動,向華夏政府以及銀河實業發來了賀電賀信,祝賀華夏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了太空飛機技術的國家。
在日本,恐慌的氣氛瀰漫著所有的城市。日本跟華夏之間的距離,只有一個東海,說句誇張點的話,只要一抬腿,就能夠把這段間隔給邁出去。
去年下半年,銀河實業帶頭,在東海興建圍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在距離日本本土比較近的地方動工,這已經進一步的縮短了兩個國家之間的距離,現在,銀河實業又把太空飛機給鼓搗了出來,而且在試飛的時候,還專門從貫穿了釣魚島、日本的經線上飛了一圈,示威的意味,太明顯了。
日本因為資源匱乏,國土狹窄,在二戰之後,就將立國的國策,修改為“科技”,憑藉著他們在科技方面的鉅額投入,再加上日本人全國上下,勤奮刻苦,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就逐步的成為了全世界數得著的科技大國。
日本人成功的將科技和消費品結合在了一起,在全世界推出了很多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汽車、家電、機械等等,在這些領域,日本在全世界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龍頭地位。然而銀河實業的出現,把日本企業逼得步步後退,毫無招架之力。
在汽車領域,豐田公司做為產銷量第一的企業,在全世界雄踞排行榜首位多年,但是自從銀河實業推出單人飛行器之後,豐田公司就跟銀河實業成了冤家對頭,先是豐田公司推出的單人飛行器,慘敗在跟銀河實業的競爭之中,直到現在,在單人飛行器領域,銀河實業佔據著全世界最大的份額,豐田公司在銀河實業的壓迫下,只能苟延殘喘。
之後,銀河實業又推出陸空兩棲汽車,開闢了汽車領域一個全新的行當,豐田公司急忙跟進,但是因為技術上的準備不足,豐田公司仍舊是出於毫無招架之力的地步。
銀河實業的崛起,受到威脅的日本企業,何止豐田公司一家,索尼、松下、本田、三菱重工等等,那一家不是因為銀河實業拓展經營渠道,推出一個價效比比他們所推出的產品更好的各種產品,而損失慘淡。
去年的歐洲國際陸空防務展上,三菱重工連預定銷售任務的三分之一都沒有完成,因為三菱重工就和銀河實業的展位挨著,無論哪個採購商過去,都能同時看到銀河實業跟三菱重工的產品,三菱重工的產品本來在技術上就沒有什麼優勢,價格上又比銀河實業的高,只有那些關係跟三菱重工比較鐵的採購商,才在三菱重工下了訂單,其他的都跑到銀河實業的展位上去了。
銀河實業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華夏對日本的依賴,華夏現在已經不太需要日本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