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延恩道,敏妃想栽贓賢妃,他做的便是幫敏妃把局布的更完美。

皇帝這把年紀,心目中不可能沒有繼承人,諸皇子中,他認為十二皇子最有可能。如果真是十二皇子,那麼皇帝對賢妃就會特別寬容,當賢妃染指皇嗣,賢妃依舊能夠安然無恙。如果不是十二皇子,賢妃恐難逃一劫,若連十二皇子都不是,林延恩眼神微動,手心沁出汗水來,他的猜測,不可能直接去問,只能這樣一點一點的驗證。

無論如何,這些人都是他的仇人,他們府上遇到的事,林延恩最懷疑的便是賢妃以及皇后,這兩個女人城府太深的。

作者有話要說:

無論如何,這些人都是他的仇人,他們府上遇到的事,林延恩最懷疑的便是賢妃以及皇后,這兩個女人城府太深的。

關於有親認為皇帝的態度以及林延恩身份的矛盾

我的解釋是皇帝一直都是將林延恩當做繼承人的,但是其他皇子也是他的兒子,他利用三個皇子維持朝廷勢力平衡,把他們推出來,心中也有愧疚,所以他想自己死後兒子們依舊享受榮華富貴。試想,林延恩歸位之後,皇帝對他說,我為了給你營造一個好局面,讓他們互相爭鬥,給他們希望又讓他們失望,你日後可要好好待他們,在沒大仇恨的情況下,林延恩會不會善待幾人?

所以大皇子犯到林家,鬧到他面前皇帝哪一次沒斥責大皇子然後給林家體面,不過因為外界因素沒有嚴懲,因為還需要他維持三足鼎立之勢。而且其實大皇子奪嫡是非常有利的,無嫡立長的大環境下,他是庶長子,還有軍功,天然會吸引一群人靠攏,要是再是個聰明的,就會尾大不掉,所以需要他這麼糊塗,有皇帝的刻意縱容在裡面,我幾次提到過皇帝的心理描寫:要是這個長子是個聰明的就該他寢食難安了。後來看大皇子在死路上越走越遠,皇帝才安撫他哄他,讓他別犯渾和林家作對,省得以後被秋後算賬。

賢妃兩次害林家子女,一次西山事件,一次林延意受傷,情況太嚴重,都是死仇了,皇帝不敢讓林家知道,他怕自己死後十二皇子沒活路,所以替賢妃遮掩,怎麼說呢,外甥外甥女肯定沒兒子重要。

一直以來幾位皇子爭皇位都是傾向於拉攏林家,對林家客客氣氣,這是皇帝樂見的。

這三個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皇帝很生氣,他還是希望爭得有底線一點,但是過分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誰也沒能力殺了對方,只要不得罪林延恩就成。

但是大皇子犯渾,拉攏不成就想用三老爺貪汙軍糧要挾林家,結了深仇大恨解不開了,所以大皇子憋著一口氣硬著頭皮要和林家一路作對。

而十二皇子,十六皇子一直以來對林家都是客客氣氣,賢妃動手也是迂迴曲折不敢直接下手的。

有意外才有故事!

關於十二皇子是皇帝心目中的太子人選,那應該是親記錯了,這是文中林延恩的想法。皇帝的確很疼愛十二皇子,這麼多兒子除了林延恩肯定會有其它兒子得他青眼的,所以他對賢妃的處理非常慎重,不是因為寵妾而是因為愛子,皇帝沒有輕易動賢妃一則不想讓林家懷疑是賢妃所為日後報復,二則不想十二皇子憎恨林家惹禍上身。在皇帝想法中,最疼愛的林延恩繼承皇位,第二疼愛的十二皇子做個實權賢王,這是他美好的願望。

這文裡皇帝五十多了快六十的人,老了,我看歷史發現很多皇帝年輕時挺英明的,老了總會幹幾件蠢事,這裡皇帝就慢慢開始變了。林延恩給了他危機感!

180

麗妃九死一生熬了一整夜;直到東方露白才生下一名小皇子,哭聲和小奶貓一樣孱弱;麗妃撐著一口氣看一眼被產婆抱過來的兒子,才放心的徹底暈過去;又引得產房內眾人驚慌不已;連連喚太醫。

蕭太后只派了心腹嬤嬤前來探望打賞。

而只在昨日來看了一眼;並沒有等候生產的皇帝直到下朝才過來,先去看了新鮮出爐的小兒子;才移步去看望麗妃。

麗妃已經醒來;並且梳妝打扮好,她本就是顏色豔麗,生產之後,更添幾分豐腴;見到皇帝,未語淚先流,“陛下您可得替臣妾和皇兒做主,有人要害我們母子,昨兒,臣妾真怕再也見不到陛下了。”說著嚶嚶哭起來。

皇帝安撫她道,“愛妃,放心,若有人蓄意謀害你們母子,朕定然嚴懲不貸。”

麗妃破涕為笑,眼珠一動,欲言又止,吞吞吐吐道,“臣妾昨日去賢妃姐姐那閒聊,回來便,便”撲在皇帝懷裡抽泣起來,還發著抖很害怕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