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煙罕至的深山老林,而這時,飛揚的風水學說就能派上用場了。
而這時,飛揚突然開口,對著孫武說道,“久仰兵家家主大名,聽聞你編著出了《孫子兵法》十三篇,乃是行軍打仗的無上寶典,人族第一部兵法,不知兵家家主可否將這《孫子兵法》借我一觀”。
飛揚日後的學說當中,也會涉及到排兵佈陣,現如今借《孫子兵法》原稿一觀,必將令他受益匪淺。
“先賢既然對這《孫子兵法》感興趣,孫武自是沒有不借之理”,這次孫武也是很大方地將原稿借出。
本來,這兵家的氣運全靠《孫子兵法》原稿鎮壓著,這樣的寶物是不能借給別人的,就連門下弟子正常情況下都不能借,可是在孫武看來,飛揚乃是人族當中大名鼎鼎的先賢,是不可能做出貪墨他寶物的事情的,因此很是放心地將原稿借給了飛揚。
接下來,飛揚就正式宣佈,兵家正式加入稷下學宮,在學宮當中建立兵學院,規矩還是跟之前的名學院一模一樣,這不但引起了整個人族的關注,更是令不少的下宮學員心動了。
在以往,一些人加入稷下學宮,不是因為真的對飛揚的玄家感興趣,而只不過是為了自己能有一個好的未來,而現如今,兵家出現,在這稷下學宮當中建立了兵學院,而兵家作為現如今的半顯學,以培養行軍打仗的大將為目的,所有有心日後入伍的人,都準備在透過考核加入兵學院。
而在三年之期到達之後,兵家一口氣收了二十多個弟子,雖然還遠遠比不上玄家,但卻令只收了兩三個弟子的名家羨慕不已。
而這時,飛揚見鄧析子孫子都出世了,而根據飛揚後世的記憶,老子應該是跟他們一個時代的,因此飛揚便開始留意了起來,派人前去打聽老子是否出世,這一打聽才知道,老子原來已經出世了。(未完待續。。)
第163回 太元聖母
飛揚祭出遂人經一陣推演,發現這老子的轉世的之人的生母竟然是太元聖母,此人曾經是上古大能,與老子交好,只可惜最後隕落於巫妖量劫當中,僅僅只剩下一縷殘魂不斷地輪迴,這次老子為了幫助她反本歸元,這才託生於她的腹中,為的就是讓她獲得道家的氣運。
一次,太元聖母所化村姑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聖母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聖母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聖母懷了身孕。
聖母懷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鬍子,因此,聖母給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道,“李就是我的姓”。
而這太元聖母因為乃是道家家主老子的生母,因此此後就被尊為太元道母。
李耳生來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太元道母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而等商容再也交不了他之後,遍訪賢士,遍讀賢士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隨即,老子進入大周國都太學之中,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隨後又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
李耳身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李耳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看樣子老子在下界的時候,還特意封印這絲分神的記憶。為的恐怕就是讓這分神體悟世間百態,也好為日後的著書立學做準備,而哪怕這分神轉世之身最終隕落了,對於老子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雖然鄧析子孫子都加入了稷下學宮,但老子應該不會這麼做,他應該是在出函谷關的時候,收下伊尹,傳下《道德經》。然後藉助化胡為佛的大功德立下道家,以《道德經》鎮壓道家氣運。隨後就立馬返回了大赤之天,至於道家日後的宣揚,應該會是落在莊子等人的身上,畢竟老子無為,才不會什麼事都親力親為”。
“而現如今老子都出世了,那孔子恐怕也不用多久就能問世了。這孔子所開創的儒家雖然在春秋戰國時候不算什麼,但到了漢朝之後,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往後數千年,諸子百家其他絕大部分都走向沒落甚至是消亡。只有這儒家被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尊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