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忽然,我聽到楊叔叫我的聲音,“小冷,小冷,你在哪裡?!”
“這裡!”
“快點出來,你師父他們來了”
第三十一章 茶馬古道
我心說,師父他們怎麼會過這裡來?我也顧不得跟這光棍告辭,急急忙忙的便跑了出去。來到村道上一望,只見師父他們正站在東邊那裡,向風跟楊老爺子也在。這村上的村民聽到楊叔的叫喊,不少人從家裡探頭往外看。
“師父,你們怎麼來了?”跑到跟前,我問道。
“我也正想問的。”楊叔拍了拍手裡的包,“那男的把包給我們送來,我跑過來叫你,剛好碰到你師父他們,小張,你們怎麼來了?”
“我跟楊老爺子在昨晚借宿的那村子上打探到一件事,所以就打這個崔大爺的電話通知師父,一起過來了。”向風說,“本來也給阿冷打電話通知你們的,可電話打不通”
“我手機壞了。”我說道,“你們打探到什麼事?”
師父看了看那些張望的村民,說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走,我們找一個清靜,能避雨的地方。”
“我知道一個好地方”
我帶著師父他們,來到先前我跟楊叔避雨烤火的那座破房子。
一進屋,我迫不及待便問,“阿風,你們打探到什麼事?”
“關於茶馬古道的事”向風說。
“茶馬古道?”
“嗯”
向風說,昨天和我們分頭以後,他和楊老爺子去了東邊的那村子,像我們一樣,借宿在了一戶村民家裡。晚上,他們和那村民聊了很多,雖然沒問到關於冉民的線索,但楊老爺子對川蜀地區的民俗文化之類特別感興趣,依然聊興不減,後面聊著聊著,聊到了茶馬古道,結果得知到這樣一件事
茶馬古道,是古時候連線川藏的商業通道,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一批又一批的馬幫,背夫,負載著茶葉、絲綢、山藥、毛皮等等物質,長年累月的來往於川藏之間,促進了文化的溝通和經濟的發展,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所謂茶馬古道,並不是單一的一條路道,它是由許多主道和無數條支道所構成的,十分複雜的交通路道網。隨著川藏公路的打通,那些古道,除了僅作為村鎮相通的路道以外,其餘大多都廢棄了,有的成了旅遊景點,有的成了歷史遺蹟
不過,在川藏公路修通之前的歷史長河裡,有些古道由於不可抗距的自然因素,比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等,早就已經廢棄了聽到這裡,楊老爺子便好奇的問那村民,知不知道古時候遭廢棄的路道有哪些,在什麼地方。結果,他村民想了好一會兒說,他聽老一輩人講,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有一條路道被山體滑坡所阻斷,無法再通行,所以廢棄了
聽那人這樣一說,楊老爺子和向風兩個,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我當初去‘鬼境’裡,那個死鬼老頭兒的講述,那老頭兒的爺爺楊顯聖,是大明永樂年間進士(明朝初期),那楊顯聖跑到川西邛崍山脈這裡來遊玩,返程時遇到了山體滑坡當時在下大雨,楊顯聖和他那僕人,應該不是爬山越嶺,而是走山間的路時遇到的滑坡分析之下,兩個人都覺得,那個村民所說的那條道,或許就是楊顯聖當年所走的那一條。向那村民問明那條道所在的大體位置,天還沒大亮,向風便打電話告訴了師父他們兩個
“那你們過這村子來幹嘛?”我問。
“去茶馬古道,經過這村子。”向風說。
“哦哦”我用手指敲了敲頭,“我真笨,這應該能想到的”
“師父說,我們不是來旅遊玩耍的,既然有線索,就抓緊追尋,不回那鎮上叫雨馨、晨星她們了,電話聯絡不到你們,那也不找你們了,沒想到,居然在這裡碰頭了,你們為什麼來這裡?”
我把我們的經歷,給眾人講述了一遍,把楊老爺子和那崔老頭兒兩個聽的眼睛都直了。
“還有這樣的事?”楊老爺子問。
“嗯,剛才我出來的那家,那個光棍說,那個紅軍小戰士的屍體被燒掉以後,有個紅軍幹部過來他們這村子,讓修了座廟在河對岸的山頭上,師父,我們要不要過那座廟去看看?”我道。
“也好。”師父說,“順路看一看,再去茶馬古道也無妨”
來到那條河邊,這樣白天看,河水十分清澈,河底的鵝卵石清晰可辨,真不知道,昨晚河裡那個白色的是個什麼東西
沿著河岸往下游走了一段,穿過一座石橋,我們來到河對岸,很短的工夫,到了那廟山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