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用最好的三線肉保肋,紅白相見,香糯爽口,主要是肉新鮮,煮的時間要適當長點,炒的時候由於一次下鍋肉多,火旺,出油多,加點蒜苗香味特別濃,吃起來又香又糯,很巴適。
炒豬肝就要靠技術了,切的時候,厚薄要均勻,芡粉要合適,下鍋的時候油溫不要過高,翻炒要快,火要旺,起鍋要及時。
酸菜滑肉面塊用大塊的瘦肉,加上農村土製的紅苕粉,滑嫩至極,酸菜開胃,面塊筋道,就連麵湯也是融匯了鮮肉、酸菜和麵塊的香味,好喝得不得了。
這些菜餚當中,柳毅最喜歡殺豬酒的一道菜無疑就是“刨豬湯”了。‘刨豬湯‘,是華夏國西部等省和山城地區農村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
所謂“刨豬湯”就是農場在快要過年的時候,家裡殺年豬,這個豬主要是自己家喂的,用來自己家裡過年吃的,這樣喂的基本上是糧食,殺豬要請親朋好友,把豬的新鮮肉和內臟等煮一大鍋,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玩,完了熱情的主人一般還要給來的客人送一刀肉。
所以哪家要吃“刨豬湯”了;那天那戶農民家中就會十分鬧熱;邊吃邊談,既聯絡友情,又互通訊息,還籌劃來年發展,頗有意義;以致這種“吃刨湯”文化,能沿襲至今。
想起柳毅都有些嘴饞了,“刨豬湯”究竟怎麼才能算地道呢?且看柳毅大顯身手。
“刨豬湯”這道菜的主料就是粉腸、豬肝、血旺、豬瘦肉。按正規來講其它輔料有:幹黃花、小木耳、蓮白、蔥花、筒子骨、老母雞,不過現在沒有那麼將就了,一般都用不到老母雞,最多就是用筒子骨熬一鍋高湯。
具體的做法也不是很複雜,先將粉腸洗淨煮粑切成段,豬肝切柳葉片,豬血煮熟,瘦肉切片碼鹽上漿,筒子骨吊湯備用,幹黃花發制打節,幹木耳發制洗淨備用。
鍋內下入吊好的鮮湯,放入薑末,熬製2分鐘,下入粉腸、血旺、黃花節、木耳、白菜煮熟,然後下入漿好的肉片、豬肝煮熟起鍋撒上蔥花即可。
“刨豬湯”做好了極具特色,味含鮮香,各主料粑軟、細嫩,湯汁乳白,具有濃郁的鄉間風味。現在也就成了很多城裡人、公司、單位到年底團聚、聚會的用餐首選。十分受人歡迎。
大伯今天家裡來人很多,加上建築工人,柳毅估計要坐滿5桌人。但今天殺的豬也不少。主料、輔料都準備充足。在柳毅按部就班的製作下,花費幾個鐘頭終於把幾大盆散發著濃烈香味的“刨豬湯”做好了。
等其他菜品都做的差不多,只剩最後一樣的時候。柳毅趁空看看手機時間已經下午快6點了。來到外面院壩已經擺上桌凳,柳毅的堂哥堂姐有空閒時間的都已經到了,那邊建築工人柳毅也打了電話通知。
一切都準備就緒,馬上就可以開始吃殺豬酒“刨豬湯”啦。
;
第一百零六章灌香腸、醃臘肉
農村冬天在太陽下山之後確實有些陰冷,再加上山風不時的吹拂,溫度比城裡面要地上好幾度,現在6點多鐘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顯得格外寒冷。不過一到夏天的時候就比較涼快了。
今天大伯專門接了一根電線到院壩來,末端是200瓦的大燈泡,把電源接通一個院壩都弄得明晃晃的。昏黃的燈光照得老遠都能見到這裡的情景。
建築工人已經回來了,看見這幾桌滿滿的原滋原味的“刨豬湯”很是激動。看來老闆真的沒有區別對待,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了。
現在農村年味已經開始慢慢蔓延了,薰香腸臘肉的比比皆是,只要柳毅沿著公路走走,就能聞到燻臘肉香腸散發出來的特有的香味。
說實話建築工人這些瞧著眼裡,也是心想早點完工好回家過年。不過遇上這麼仁義耿直的老闆也不好意思開口,再見到今天給予他們親人的待遇時,柳毅所說既要修建的鋼構大棚看來是跑不了了。
隨著最後一道菜做好,大伯也招呼大家就座。開始肯定是眾人共敬戶主一杯酒,然後就各自開暢飲,不喝酒的就挑著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軟糯的粉蒸肉、用家常自制紅油豆瓣炒制的回鍋肉、家常味的泡椒豬肝、口感酸爽的滑肉片以及一大盆營養豐富口味鮮美的刨豬湯,吃得是大夥口角冒油,稱讚聲不斷。
一個多小時,熱鬧的殺豬酒宴還沒有結束。大伯今天搬出了他自己泡製的柑子酒,喜歡喝酒的人這不高興了,直到現在還在划拳猜子。
吃完下席的人有些看天色晚了也就自個散去,有的呢則圍坐在一起擺談龍門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