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黨的同志們,特別是在安徽發展出的同志們都不fan政府,更不fan社會。他們甚至連反“滿人”的情緒都不怎麼強烈。這些同志堅定不移的要打倒滿清並不是因為仇恨,這些同志在從事了革命工作後確定了一件事,“為了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必須摧毀滿清政權以及滿清政權代表的舊秩序。滿清政權以及舊秩序絕對不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俗話說“斷人財路勝過殺人父母”,當人民群眾認識到滿清和舊秩序代表的利益與自己以及親人的利益完全背道而馳的時候,爆發出的革命精神是不可限量的。而這種“政治覺悟”與嶽王會這些舊式革命黨的政治覺悟完全不同。新舊兩種政治覺悟之間甚至也是水火不容的。章瑜覺得自己不是靠一張嘴就能創造世界的神人,只有嶽王會把自己當成人民群眾的一部分之後,章瑜才有把握去說服這些人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
當然,如果嶽王會的人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人民群眾,那章瑜根本也不用費盡口舌的去灌輸革命道理,人民群眾會自發的尋找革命理論。根據地宣傳稅收政策的時候,從不講什麼“納稅光榮”這類屁話。政府宣傳的內容挺簡單,“交了國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於是百姓們就問,“要給國家交多少。”
宣傳人員就明確告知,“交三成。”
人民接著問,“為啥交三成而不是一成。”
若是舊時代的官員自然會把提出這種“大逆不道”問題的人民看成“刁民”。甚至不用是滿清官員,嶽王會的人只怕也會如此看待百姓們。
人民黨的宣傳人員聽到這個問題卻是喜出望外,人民問出這話來,那就是人民把人民黨當了自己人。他們立刻解釋了稅收的用途。老百姓沒耐心聽這些複雜的財務報表和數字遊戲,他們真正關心的其實是根據地的軍隊能不能保證老百姓的安全,能不能保證現在的生活不受敵人的騷擾,能不能保證工廠繼續開,能不能保證到工廠幹活就能有收入,能不能保證合作社裡頭的廉價商品繼續供應,醫院能不能給老百姓看病,學校和託兒所能不能像現在一樣繼續讓所有孩子入學入托,而且提供一頓午飯。
得到了這些保證之後,老百姓們就心甘情願給政府交出了三成的糧食收成。這就是偉大的中國人民,這就是中國人民真正的偉大之處。他們堅信首先要過上正常的好日子,他們不為理想而活,他們不為宣傳而活,他們只為了生活而活著。當人民真正過上有了希望的好生活之後,他們就真心的去保衛革命成果。
這就是人民黨的革命,那些認為自己是立於人民之上的那些人是不可能理解這些的,更不可能真心的去保衛人民的利益。章瑜對此極為確信,因為他捫心自問的時候,他知道自己並不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戰的,章瑜希望自己能夠透過這場革命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人生價值,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章瑜不得不實實在在的先實現人民的利益才行。
章瑜對嶽王會的理解遠比其他同志更深刻,某種意義上,章瑜和嶽王會也是同路人。只是章瑜知道嶽王會那群傻蛋選擇的道路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章瑜則只用緊跟陳克,貫徹陳克指出的革命理論,不折不扣的落實陳克提出的革命方法,然後就能輕鬆獲得讓舊式革命黨羨慕妒忌的偉大成功。所以章瑜對這些前嶽王會成員的危害性非常警惕。
不過即便如此,章瑜也不能把現在的精力放到嶽王會身上。他有著更加緊迫的工作,一定要主動出擊打退湖北新軍的進攻。章瑜身為水上支隊的前指揮官,級別相當於旅長。對戰略的認知水平更加深刻。陳克為了保證能對湖北新軍這條戰線不出問題,駐紮安慶的可都是工農革命軍的精銳。現在根據地的主力正規軍部隊只有兩萬人的,一旦能夠讓湖北新軍不再出兵,別看安慶只有1200人的部隊,,這1200人的精銳部隊擁有了自由行動的機會,對於戰局影響力是相當大的。根據戰局的變化,這支1200人的精銳可以選擇渡過長江南下奪取廣大的地區,可以選擇東進攻打江南新軍。在關鍵時刻還能夠回師根據地參與對北洋新軍的戰鬥,如果陳克有意對河南方向擴大根據地的話,甚至可以調派章瑜北上進入河南作戰。
這種種的可能性都意味著章瑜能建立更大的功勞,當然,想做到這些,就必須完成第一個作戰任務,殲滅至少是重創作為湖北新軍的先頭部隊的第三十一標。
安慶部隊裡頭的其他同志並不理解章瑜內心最深層的想法,大家關注的是殲滅了湖北新軍三十一標,就不用再擔心來自湖北方向的清軍。而三十一標正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