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你衝上去把那些人給殺了,你覺得這就達成目的了麼?如果只是殺人這麼簡單,你覺得我是個優柔寡斷的人麼?當年一氣槍斃八百多號人,我眼也沒眨一下。”
一提起那次鎮壓反革命的事情,何足道反倒冷靜了。那次殺人數量之多,何足道當時是被嚇得不輕,他知道陳克那時候唯一的猶豫只是因為動了惻隱之心,最後這八百多號人還是給殺光了。大處決結束之後,根據地裡頭的風氣立刻是好了不少,再沒有人敢公開抗衡新政府的政令。這也是不少同志這次偏向暴力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主席,這次和上一次的情況比較類似,所以不少同志覺得可以採用暴力的手段。”何足道解釋道。
“區別大了。上次那些人已經幹了壞事,咱們把他們殺了,人民群眾知道了咱們立的規矩不容挑戰。最重要的是咱們推行的土改制度的確讓人民享受到了好處,提高了生活水平。人民覺得這麼好的政策,這幫人居然襲擊咱們人民黨的政府,這些人的確是自取滅亡。現在那些壞蛋們沒有跳出來呢,他們還沒有幹壞事呢,你把他們殺了這算什麼?”
何足道依舊覺得不太能接受陳克的想法,“陳主席,既然那些人是禍害。為什麼一定要讓那些人幹了壞事之後才動手呢?”
陳克引導了好大一圈,何足道才終於問出了比較核心的問題,陳克也覺得鬆了口氣。“足道,假設啊,假設我指出的道路是絕對正確的,你覺得能按照我說的來做的有多少人?”
何足道不吭聲了,答案是明擺著的,沒幾個人能做到。何足道認為陳克所推行的政策很多人其實根本沒有真心擁護。具體執行的時候大家或許還能遵守這些規定,但是沒人真的在乎陳克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有當陳克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之後,包括何足道在內的人才能理解到其中的精妙之處。理解的前提還是陳克親自說出來。在陳克不說的時候,猜陳克心思的人也有不少,沒有一個能猜中的。
在確定了這個問題之後,何足道對自己生氣的真正原因突然看的明明白白。他認為自己不中用,不能替敬愛的陳克主席分擔工作。何足道其實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在不斷提高的,就是因為能力的提高,何足道更清楚的看到自己與陳克之間鴻溝一樣的差距。這也是讓何足道最難以接受的一件事。何足道希望陳克只要發一句話,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到陳克的這種程度,至少能做到讓陳克滿意的程度。實際情況卻是何足道發現自己甚至無法真正理解陳克的意思。這不能不讓何足道著急,不能不讓何足道生氣。
陳克並不知道何足道的想法,此時他真正希望的是何足道能夠有所突破。看何足道不吭聲,陳克乾脆解釋道:“我知道大家很難做到,因為新制度大家都沒見過,也不瞭解。同志們和根據地的百姓們還是用舊時代的思路來看待問題。讓他們把思路轉化到新時代的思路上,需要很大的努力,所以我才要讓那些壞蛋們跳出來。這些壞蛋其實都是有能力的,正因為他們有能力,所以才能更好的與我們對比。就因為有了對比,新制度與舊制度的區別才能被大家看到,大家才能知道有不同於舊制度的新世界的存在。哪怕是為了完成我們的事業,我們也得讓他們跳。”
何足道看著陳克坦然的神色,心中的羞愧感又提高了不少,他問道:“陳主席,那為什麼大家不能直接接受你所說的,那豈不是更快?”
“任何新事物被接受都需要一個過程,這是正常的規律。而且我相信人民群眾能夠接受新事物,因為每一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新制度明顯比舊制度更有效。所以我一點都不著急。足道,舊制度之所以能夠存在,因為舊制度肯定有其合理性。既然舊制度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新制度不可能僅僅幾年就完全把舊制度給替代了。這種態度不科學。我們不是神仙,我們不可能靠一張嘴來說服同志們,說服百姓們。只有靠踏踏實實的工作,靠做完也不說,也不居功的科學態度。我們才能爭取到百姓。”
陳克的話說完,何足道覺得更加慚愧了,“陳主席,我讓你失望了。”他很誠懇的說道。
對何足道的這話,陳克有些詫異,“足道是不是有人說什麼了?”
何足道連忙說道:“沒有,陳主席,沒人說什麼。我只是覺得自己沒用。光是急功近利,反倒讓你更費心。”
“足道。你沒讓我失望,有你在,我對政工部門放心的很。我現在都忙成這模樣了,沒有你在,把我累死我也頂不住啊。”陳克說完,拍了拍何足道的肩膀,“足道,我很感謝你。你為革命工作付出很多努力,我都看在眼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