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8部分

立刻就有人自告奮勇的前來要幫姬曄數竹子。這些不勞動的傢伙們假惺惺的熱情,讓姬曄想把他們一腳踹飛。

不過總算是有人表現的正常很多,看到有人開始砍竹子,一些鄉親倒是正式問道,如果他們明天也參與進來,這邊還要人麼?

“這種事情等到李隊長回來之後再說吧。我做不了主。”姬曄答道。她現在累的一點都不想和這些人說話。不僅僅是累,肩膀上火辣辣的痛感雖然弱了些,可是被汗水一浸,面板上彷彿針扎一樣刺痛。身體上的疲憊和痛苦且不說,數竹子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姬曄滿腦子想的是趕緊幹完,然後休息一會兒。和這幫村民的談話,等姬曄有了心情再說。

數完了竹子,姬曄見外頭聚集的村民是越來越多,她不得不應付了好一陣村民的問話。李壽顯總算是帶著大隊人馬回到了駐地。擦了擦汗,李壽顯先是親自查了一遍,這才向姬曄詢問了原先竹子的數目。六七十號人,花了一天的時間,才運來了一百多根竹子。

就在此時,參與勞動的鄉親中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了出來。“李隊長,我們這些人商量過了。這好歹也湊了一百根竹子,能不能先給我們一套農具?”

“鄉親們沒意見麼?”李壽顯大聲問道。

參與勞動的鄉親們紛紛表示沒意見。

李壽顯大踏步走進屋內,取出了一套鐮刀鋤頭,認認真真的交給出來說話的中年人。中年人臉上都是喜色,他回頭衝大家一笑,“我就說了,工作隊的同志不會說瞎話。”

姬曄聽到群眾欣喜加驚喜的心聲,突然很想說些難聽的話,“你以為我們到你們這窮山溝是為了騙你們來的麼?有這閒工夫,我還不如去打滿清呢。”

不過這話是不可能說出口的,工作隊反覆強調過紀律,堅決不允許對群眾惡言相向。所有的抱怨,一律不許對群眾說。

卻聽李壽顯大聲說道:“鄉親們,咱們明天一早就動身,儘快把竹子砍完。我話說頭裡啊,咱們這些人,我們可只管三天飯。”

“李隊長,看你說的,這不管飯我們也幹!”參與勞動的鄉親門中傳出爽朗的聲音。姬曄聽得出,那位是吃飯時候吃的最快最多的一個。

其他沒參加勞動的百姓立刻就要求加入第二天的勞動,李壽顯又把希望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套農具的想法給群眾們說了。這個思路得到了所有人一致的贊同。村裡頭有兩三戶人家缺乏男丁,很明顯讓他們參與毛竹砍伐,估計半個月也未必能完成任務。

“咱們扛著竹子走一路,大家也口渴吧。要麼這樣,讓這幾家的群眾燒水,在砍竹子的地方,咱們集子裡頭,還有路上設立喝水的地方。由這幾戶鄉親給大家送送水。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每戶多砍幾根竹子,這就夠他們的了。大家覺得怎麼樣?”李壽顯的聲音在人群中格外的響亮。

李壽顯手握農具發放大權,群眾無論如何也得給點面子。而且這個要求真的不算過分,群眾們紛紛應承。李壽顯看來早就做了計劃,他給大家算了一個帳,參與砍竹子的每家砍一百零八根竹子就能完成任務。

群眾得到了確切的訊息,這才散了。群眾散了,李壽顯卻沒有帶著同志們休息,他先是挨家挨戶的拜訪了那幾家被分配了燒水任務的群眾家庭。這幾家人因為知道自己幹不了這活,有兩家根本就沒有湊這個熱鬧。即便是聽鄰居回來給他們“報了喜訊”。依舊不敢相信還能有這等好事。這年頭,人丁稀少意味著要受欺負,好事是絕對輪不上他們的。直到李壽顯親自登門相告,這些人才知道鄰居沒說瞎話。

李壽顯和他們約定,一早就來叫他們起來燒水。興沖沖的鄉親表示今天晚上不睡了,連夜燒水。接著李壽顯又回來組織燒水,運水的工作。廣德縣這地方不缺竹子,竹筒是村民們最常用的盛水器皿。要把幾百個竹筒灌滿,這可是一份很沉重的工作。燒火的燒火,運柴火的運柴火。還要準備做飯的糧食。這些事前安排可謂繁雜,姬曄又困又累,早早就去睡了。

等她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昏昏的,卻是接近黎明時分。卻見李壽顯正在燒水的火光中準備著白天要用的東西。天知道李壽顯昨天晚上睡了沒有。

“姬曄同志,你識字。你來負責記賬的工作。”李壽顯對姬曄說道。

姬曄認幾百字,雖然讀四書五經不太現實,但是在這時代也能算是知識份子了。對記賬的工作她有信心。李壽顯交代了一些要點,就被急不可耐的鄉親們拉著去山上。

姬曄本以為這工作不難,不過是記賬,來多少竹子記錄下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