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青,嚴先生把你的書一氣寄過來五套,我在圖書館裡面放了三套。剛放進去就被借閱一空。我這次請你過來,想讓你開一個講座。不知文青意下如何。”

能在北大的前身,京師大學堂辦講座,這可真的是一大光榮。陳克到沒有歡天喜地,相反,他覺得有些隱隱的膽怯了。如果是講革命道理,陳克不怕。如果是講社會構架,經濟執行,陳克也不怕。他擔心如果學生們針對歷史問題和自己糾纏起來,就陳克自己那三腳貓都不如的歷史水平,肯定要丟人現眼的。但是來北京的目的就是要發展同志,講座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陳克壯著膽子答應了。

“那麼明天開始如何?”辜先生問。

“一切聽憑辜先生安排。”陳克答道。

第二卷狂飆第55章

第55章

1905年10月12日下午,辜鴻銘先生在前面引路,陳克走進了京師大學堂的禮堂。已經有不少在禮堂等候。陳天華做事很聰明,他自己已經提前進了禮堂,在最後一排坐下。其他學生見兩人進來,幾乎都轉過頭來看著陳克。

“那就是寫書的那個陳克?”這樣的交頭接耳聲裡面有著驚訝,愕然,還有不懈。

大家都是文化人,所以聲音倒也不大。於是乎,如下的細微聲音,陳克也聽得很清楚。

“這麼年輕就能寫出那樣的東西?我不太信。”

“書裡面倒是錯誤百出。”

所謂文人相輕,陳克聽於電視上的那些講座,他自己也是邊聽邊對著電視嘲諷,對於這樣的待遇,陳克一點都不在意。他臉上還是帶著習慣性的微笑,看著兩邊的學生。辜鴻銘大概介紹了一下陳克,然後就讓陳克上臺講課。

義務教育普及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學生們的年紀相差無幾。強制義務教育普及越久,同年級學生的年紀相差越小。陳克在21世紀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情況,他上學稍微早了一點,結果就是一步沒跟上,步步跟不上,從小學開始,他的年齡在班上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直到上了大學才得以改變這個排位。在京師大學堂的禮堂裡面,陳克看著下面的學生,大家的年紀差距令陳克頗為不適應。從20多歲到30多歲的都有,還有幾位大叔也不知道是學生還是教師,怎麼看都得有40冒頭的模樣。京師大學堂是以前京城國子監改過來的,這裡面有些大齡學生麼,應該也不稀奇。

陳克又掃視了一圈下面的學生,大概有五十多人,大家的外貌讓陳克頗有好感。這些人裡面,有六成以上都是短髮,那些留辮子的夾雜其中,看上去到令人意外的不感覺討厭。“大家好,我叫陳克。今天來這裡,我有些個人愚見,請諸位斧正一下。”陳克的開場白倒也中規中矩。

不過下面的人可也並不客氣,能在京師大學堂上學的,都是各地的精英。大家一個個自命不凡。卻見一個和陳克年紀差不多的青年站起身來,他是短髮,穿了身西裝。“陳先生,你的書我是看過的,其實今天來這裡的諸位也都看過。我看陳先生的書之後,有一個問題。不知道陳先生對科舉考試怎麼看。”

1905年9月2日,直隸總督袁世凱、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和湖南巡撫端方等一批高官,聯名上奏朝廷,明確提出:國家危迫情形,一刻千金,“欲補救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先停科舉始。”言辭激烈地請求“雷厲風行”“停罷科舉”。面對這些舉足輕重的南北封疆大吏的聯合奏請,朝廷已不能等閒視之,就在9月2日的當天,便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下諭旨,向全天下宣佈:“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這一上諭的釋出,宣告了古代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

陳克不知道這位青年怎麼會想起問這個問題,看他旁邊坐的幾個人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陳克覺得這個問題不能夠輕易的回答一下就結束。他問道:“我的書裡面,對於科舉制度是很推崇的。如果這位兄臺。”

“哼。”陳克聽到有人冷笑一聲。大多數學生的臉上都不是很讚賞陳克的神色。

“我做個小調查吧,有多少人支援廢除科舉的,請舉手。”

同學們看著陳克,到沒有人表態。陳克覺得奇怪,“難道這些人都支援科舉不成?”他奇怪的想到。

站起來的這位青年舉起了手,這下,才有人紛紛迎合。最後50多人裡面,竟然有40多人舉手贊同。看來方才那些人不肯表態,只是自視甚高,不太買陳克這個小青年的帳而已。

“請大家把手放下。還有這位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