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時蒲觀水並不知道這點,他被陳克這種態度給弄懵了。也不知道該是繼續說話,還是聽聽陳克的意見。

打斷這個尷尬對視的是何足道,“如果遇到肯放糧的圍子地主,我們現在是不會動他們的。蒲觀水同志,你覺得你能遇到這樣的地主麼?”

聽到這句話,好幾個軍委的同志已經忍不住笑出聲來。聽到這些笑聲,蒲觀水覺得臉上有些發燒。這個災年,想找到肯放糧的地主估計比找到三條腿的蛤蟆都難。就算不是災年,地主們也不可能用自家的糧食拯救百姓。地主能不放高利貸就屬於極有良心的存在了。這點上,蒲觀水並不想和軍委的同志們爭執。

大鍋裡頭的水已經燒開,大米放進了鍋裡頭。災民們在保險團戰士的指揮下在遠處開始等待。雖然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可災民臉上的那些感激的神色,以及不停想下跪的動作已經足夠說明一切了。

蒲觀水想起了在那次軍事會議上被幾乎所有的軍委幹部嘲笑之後自己的體會到的尷尬,而打破這個尷尬的是陳克。“蒲觀水同志,”陳克摸了摸自己留著短短頭髮的腦袋,像是在考慮遣詞造句。

“蒲觀水同志,在這個時代,我們既然要救百姓,那就不可能有地主們的活路。這不是我們對地主們有什麼天生的仇恨。現在的能生產出的東西就這麼多,只要有人想佔有的更多,別人就得餓死。在這個災年,更是如此。我們要革命,就要把這個現在的制度給幹掉。這個制度不幹掉,人民就沒有活路。而圍子裡頭地主們絕對支援這個現行制度,所以我們就得把這些圍子裡的地主給幹掉。”

蒲觀水從來沒有想過人民黨的黨會上說話竟然如此直白,這種態度是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看著其他軍委同志的那種已經懶得去贊同的態度,蒲觀水知道,至少在陳克下達新的命令之前,圍子地主們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

不過看著遠處幾百上千已經確定能夠活下去的災民,蒲觀水不得不承認,死一個人救近千人,絕不能說是錯誤的。

第三卷莫道前路無知己第175章no_name

第175章no_name

“讓這些人別哭了,帶他們去驗明正身。”這次戰鬥動用了保險團359旅一團一營。本來是接送安徽新軍官兵家屬們的行動,現在變成了攻略地方的偵查行動。水上支隊最初出動的時候就包括了偵察隊。偵察部隊是保險團當中文化層次最高的一批人。除了承擔偵查工作之外,這些掌握一定書寫能力的戰士也臨時充當了員的工作。

在攻打圍子之前,部隊就把地主家族的人口編寫了一個目錄。戰鬥一結束,就展開甄別行動。託了圍子外災民的福,地主家族有多少人,有多少親戚,什麼性別,叫什麼名字,這些情報很容易就被收集起來,然後再經過交叉情況稽核。基本上都是一個不漏。可以說,即便是地主本人,對自己的親族情況也未必能知道的這麼清楚。

負責這項工作的是新編成的水上支隊一團一營政委熊明楊,一團和二團與水上支隊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員交流。凡是願意為百姓而戰的戰士都被編入了水上支隊的行列。軍委都認為沒有把部隊整支拉出來。倒不是覺得戰士不可靠。而是根據地現在治安壓力也空前的大。大批的災民進入根據地之後,治安問題就開始凸顯。這些人可沒有鳳臺縣百姓那樣的建設性,新湧入的外地災民是為了生存才到了鳳臺縣。即便是編入了臨時生產隊,這些人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參與們建設“新鳳臺縣”的事業當中。所以人民黨一方面加強了災民中的群眾工作,另一方面也增強了保衛工作的力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外戰鬥不能耗費那麼多人力,只有願意參與戰鬥的戰士才能有更好的作戰效果,熊明楊就選擇了參與戰鬥。

柳盛庸地主家的女兒柳光英正在為父親和哥哥死悲傷的哭泣,突然間就被人拽了起來。保險團的男性戰士們不方便參加這樣的工作,所以當柳光英扭過頭的時候,看到的是一位保險團水上支隊裡面的女性戰士。張秀華拉著柳光英的手臂把她拽起來。“妹子,別哭了。去點名吧。”張秀華說道。

曾經的鳳臺縣難民營現在改名為“鳳臺縣新村”。十月初,搶種的農田進行了第一次收穫。第一批土豆挖掘出來的時候個頭不算大,一畝地的產量也不算大,如果好好種植的話,每畝地產量應該達到1000多斤的。現在只有400斤左右的收成。但是保險團一次性種了上萬畝的土豆。第一批收穫的一千五百畝地,六十萬斤的收成讓百姓們笑開了花。其實應該可以收穫的再晚一些的,但是災民的湧入讓鳳臺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