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看上去四十多歲的傢伙腦門禿了一半,灰頭土臉滿身狼狽。以這樣的姿態對學生們吆喝本來就沒有什麼號召力,更不用說他吆喝的內容既不是關心這群學生們到底是不是安全,更不是要學生們注意安全,而是要學生們跑出去找救援人員。此時亂哄哄的災區怎麼可能那麼輕易的找到救援人員,即便找到了之後又能如何?
與這位傢伙充滿日本長官風格的行動一比,北一輝要求學生們列隊恢復秩序的做法就顯得更有說服力與號召力。見學生根本不為所動,這位學校官員明顯看著生氣了,他態度強硬的咆哮起來。只是咆哮起來的時候,這位滿是灰的臉部彷彿小丑一樣扭曲起來,
北一輝並不想和這位官員爭執衝突,此時並不是爭執的時候,他上前說道:“這麼多災民不斷湧進來,現在去找救援人員的話,人沒找到,學校的秩序很快就維持不住了。”
一聽到災民二字,官員的連忍不住更加扭曲了一下。身為學校的負責人,對學生還能吵吵幾句。但是大地震之中,學生隨時能夠一鬨而散。那些災民本來就不是學校成員,學校官員吆喝什麼對他們根本沒有約束力。這也是為什麼官員要讓學生去尋找救援人員的原因之一,只有靠更有廣泛性執法權力的人才能鎮得住這些災民。
“那這位先生,您說該如何?”學校官員立刻緊張的問道。
“既然這裡是學校,當然得由學生們來負責學校的管理!”北一輝答道。
那位學校官員瞅了北一輝以及明顯不聽勸的學生一眼,卻也不再說什麼。
北一輝看暫時搞定了內部的衝突,他立刻開始繼續自己方才被打斷的行動。學生們中間一部分比較面善的先被派去疏導災民到空地上,身強力壯的人則負責起救人以及警衛工作。比較瘦弱的則負責維持秩序,引導慌亂的學生與災民。
令學校官員大為驚異的是,在這麼混亂的局面下,北一輝竟然還讓學生找到了兩面日本國旗,利用其中一面國旗製作了軍隊的軍旗,還有大塊白布上寫了墾殖大學四個大字,利用木杆把三面旗高高豎起。北一輝大聲命令道:“遇到學校的學生,就讓他們到墾殖大學的旗下面聚集。男性難民安排到日本國旗下面的空地上去,老弱女人和孩子,儘量讓她們到軍旗下面的空地上去集合。”
學生們也不是很清楚北一輝為什麼這麼做,但是看到高高飄揚的旗幟,這些人心中還是覺得有種莫名的安定。接受了命令後,眾人開始幹起了北一輝分配的任務。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學校的學生老師開始重新聚集起來。對於急著逃回家的傢伙,北一輝也不阻攔。對那些不願意自行逃難的傢伙,北一輝命令每個人腦袋上都纏上寫有墾殖大學四個字的布條,跟著北一輝組建的隊伍開始維護墾殖大學的秩序。
在這危急時刻,任何敢於站起來組織大家,並且能夠有效組織大家自救的人都有足夠的號召力。反對者不是沒有,然而誰也沒敢在此時公開挑戰北一輝的地位。
在夜間降臨之前,北一輝的指揮能力也快到了極限。人民黨辦事最大的特點就在於重視後勤與總結。北一輝聽課的時候更喜歡學習如何做領導,作為編外人員,人民黨當然不可能對他進行什麼重點培養。而人民黨內部的秩序中後勤與總結課程素來是重點。一群學生們熱情有餘,卻沒有受過這樣的專業培訓,半天的辛苦後,即便是站在原地維持秩序的學生也都已經喊啞了嗓子,根本發不出聲音。體力最好的學生此時也精疲力竭,再也跑不動。然而墾殖大學因為在北一輝為中心的這些人指揮安排下秩序井然,災民只要看到這樣的一片看似還有秩序的場所,就本能投奔這裡。
夜色降臨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災民向著墾殖大學湧來。以熊熊燃燒的東京為背景,在混合了紅色火焰的黑暗天空下,遠遠看去,災民組成的混亂隊伍彷彿沒有盡頭。
這或許就是我的極限了吧,北一輝心裡面想。不管心中到底有何等能夠改造整個日本的宏偉計劃,面對著滾滾而來的人潮,北一輝感覺自己已經筋疲力竭。給他更大心理壓力的是那些學生們並沒有意識到作為領導者北一輝的情況,他們也被這人潮給嚇壞了。所有人都用緊張的目光看著北一輝,期待北一輝能夠下達更多命令。
人民黨一直講群眾路線,北一輝認識到自己也就是聽過而已。如果白天的時候能夠更多的發動群眾,把已經收容起來的群眾動員起來,現在北一輝手中也不會僅僅有這幫精疲力竭的學生來用。
不過這個念頭轉瞬又被北一輝給否定了,他現在不過是寄存在墾殖大學這個已經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