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1部分

張鎮芳不是不知道地方上盤剝的兇殘,可他只是一個人而已,他又不懂屙金尿銀的法術,錢從哪裡來?莫說地方官吏,就是張鎮芳自己周圍那些人,哪個不是圖了官位,晉升,各種官場收益而來。誰真心為了百姓的利益?即便是有這種懷揣理想的人,這種理想也早早的被現實砸得粉碎。

人民黨嘲笑張鎮芳是“人民黨在河南最好的朋友”,張鎮芳覺得很委屈,要說誰是人民黨在河南最好的朋友,那還不如說是當前河南的制度才是人民黨最好的朋友。只要這個制度還在,張鎮芳就算是神仙一樣口燦蓮花,能夠說服袁世凱免了河南幾年的錢糧,地方上的那些人一文錢都不會向百姓少收。想中止這種稅收的唯一途徑,就是這幫人知道,再這麼收下去,他們自己必定會死無葬身之地。如果讓這幫收稅的官吏有了這種認知,其結果也不會是這幫人同仇敵愾共同面對人民黨的威脅。其結果必然是這幫人拋棄北洋政府,拋棄了張鎮芳,自己跟老鼠一樣逃之夭夭。只留下張鎮芳一人面對無法抗拒的滅亡結局。

作為一個讀書人,張鎮芳無數次說過“民心”二字,可張鎮芳發現,這個官僚集團與民心二字相距的到底有多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張鎮芳派遣了大量的探子前往淮海省與安徽省探聽情報。探子們轉回來的訊息與周鎮濤所說的別無二致。與近在咫尺的人民黨相比,張鎮芳不得不承認,他自己代表的北洋絕對不是代表民心的。

被恐懼緊緊捏住心臟,讓張鎮芳感到呼吸都難以為繼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既然人民黨如此得民心,身為高階軍人的周鎮濤為何選擇離開了人民黨?

彷彿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張鎮芳覺得心情如同被解放般輕鬆,連怎麼都喘不上來的那口氣也勻了過來。“周師長,那你為什麼離開人民黨?”張鎮芳問道。雖然不久之前,張鎮芳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該主動問這句話的。

周鎮濤沒有立刻回答,因為周鎮濤也在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離開人民黨。本來是圖了一時痛快向河南都督張鎮芳講述了一些人民黨的基本行動。以及這些基本行動背後的理論支援。周鎮濤一度懷著某種惡意,或許是想給人民黨奪取河南添一點麻煩?或許僅僅是想找個相對有地位的人欺負一下,以消解心中的怨氣。可真正的嚇住了河南都督張鎮芳之後,周鎮濤並沒有發洩後的快感,甚至沒有報復人民黨的愉悅。周鎮濤只是陷入了一種深刻的疑惑,自己為什麼要離開人民黨?

現在周鎮濤再也不是人民黨的師長,只是一個與人民黨無關的普通百姓。可是僅僅靠了在人民黨那裡學到的知識,他就能嚇的堂堂河南都督說話聲音都帶了顫音。這就是人民黨的力量,這就是周鎮濤拋棄的那個組織所擁有的力量。

周鎮濤不得不認真對待一個自己這段時間一直不願意面對的事實,或許他真的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莫道前路無知己一九三路線分歧(六)

河南都督張鎮芳是河南項城人,與袁世凱是表兄弟。和袁世凱沒有考取功名不同,張鎮芳在光緒十年(1884年)考上廩生,次年為拔貢,秋闈鄉試為第一名舉人(解元),光緒壬辰(1892年)舉進士,時年29歲,遂了他當官的青雲之志。

由於出身舊官僚家庭,家教頗嚴。所以此人思想上也頗為保守,庚子事變的時候慈禧出逃,京官們四散,張鎮芳先是沒追上慈禧一行,於是跑回老家準備盤纏,這才繼續追趕。他日夜兼程歷盡艱辛,一直到潼關才追及鑾駕,被任命為陝西司行走,效勞兩宮。這才算是得到了慈禧的賞識,成了滿清最後一任直隸總督。

歷史上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袁世凱身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又掌握六鎮新軍,權傾朝野,遭御史等彈劾,乃自請辭去練兵大臣等8項職務。清廷以明升袁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暗奪袁的軍權。直隸總督由張鎮芳代署(從一品)。

袁世凱奪取政權之後,就把自己的表弟張鎮芳派來河南當了河南都督。張鎮芳談不上是個大貪官,只是反對革命,對人民黨極為忌憚。人民黨的情報部門收集的情報中,對張鎮芳的評價是“殺之不可惜”。周鎮濤在軍事角度上,對這位河南都督張鎮芳也沒有太高評價。工農革命軍內部認為,“兩萬人即可殲滅河南北洋軍。”

河南1912年的省府是開封,鄭州還沒有到單憑一己之力壓制開封洛陽,成為河南新省會的年月。而開封這個省會距離人民黨實際控制區不到100裡。工農革命軍曾經制定過奇襲開封的軍事計劃。一路騎馬行來,周鎮濤觀察著沿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