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陳天華已經閉上了眼睛,牙關也咬得緊緊的,以至於兩腮的肌肉都鼓了起來。黃興和宋教仁的音容笑貌浮現在他腦海裡。戰友的情誼絕不是那麼容易割捨的。但是陳天華知道,自己經過那麼多的思考和探索,那麼多的失敗和碰壁。在遇到了陳克之後,才算是找到了一條真正可以看到未來的道路。一想起這些,當年曾有過的那種恐懼和彷徨,又浮現在心頭。那種深沉的絕望,彷彿墮入了無底的深淵,而且根本不知道哪裡是盡頭。
就在此時,陳克溫和的聲音傳入了陳天華的耳鼓,“星臺,如果你不能決定的話。以後再說。”
陳天華睜開眼睛,看到陳克已經恢復了平時那種溫和的神色,陳克甚至面帶微笑的看著自己,眼睛裡面都是理解和寬容的神色。周圍的同志雖然有些人臉上是不屑,但是齊會深和遊緱那期待的神色讓陳天華心中一暖。那不是陳天華其它革命黨同志最常見的那種逼迫威壓的神色。而是走前面的同志期待落在後面的自己能夠趕緊追上去的鼓勵目光。
在人民黨的這段時光,沒有勾心鬥角,沒有那種失望而產生的乖戾暴虐之氣。這是一個透過學習知識,透過辛苦和認真工作不斷前進的組織。雖然也有爭吵,卻從中傷任何人。大家總是有著歡笑,彷彿是寒夜裡面的溫暖火堆,不僅僅為在殘酷寒黑中行進的人指明瞭方向,更讓在殘酷黑夜中行進的人心頭感到了溫暖。
“不用了。我入黨。我會嚴格遵守人民黨的一切組織紀律。”陳天華堅定的說道。
第二卷狂飆第36章
第36章
一塊很簡單的紅布掛在牆上面,邊也沒有縫,看上去毛毛草草的。“我們中國人喜歡紅色,看到紅色也會聯想到革命。黨旗暫且定為紅旗吧。至於上面的徽章,今天是來不及確定。等以後有空,咱們再開會討論。”陳克語氣嚴肅的說道。
沒有人提出什麼異議,現在的工作這麼多,的確沒有必要在這上面花費過多的時間。
陳天華聽了之後倒是很感慨。無論是華興會還是同盟會,在會旗,會徽,各種細節上花費的時間可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同盟會,當時陳天華還在上海。後來聽人說起當時的情況,真的是一場滑稽戲。
討論同盟會會旗及將來的中華民國國旗時,各方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孫力主用青天白日旗,卻多有異議。有提18星旗,有提金瓜鉞斧旗,廖仲愷倡井字旗,還有人主張5色旗。黃認為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孫中山遂增紅地於上,成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仍未透過。經劉揆一調停,各種方案作為懸案保留。雖國旗未有定式,但後來革命軍均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標幟、黃興迭任主帥,為顧大局而無反對錶示。
為了討論一個同盟會的會旗,就幾易其稿,竟然花費了三天多的時間。而所謂“將來的中華民國”根本就遠在天邊。同盟會的同志們身在海外,很多人還身背通緝,連合法公開路面都做不到。但是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未來國家的國旗,居然花費了如此的精力去討論,去爭執,結果呢,國旗方案還“作為懸案保留”。
陳天華很清楚,並非這個會旗真的如何難畫。而是各方都要透過會旗,會徽來爭取自己的政治理念闡述,爭取確立自己的政治理念成為主流。
和人民黨相比,同盟會就是一群四分五裂的江湖同盟,根本沒有完全一致的政治綱領。哪怕是個最基本的政治體制概念,同盟會裡面就無法達成一致。孫中山主張完全照搬美國的模式,華興會在這方面,在接受了孫中山的建國概念之後,才和孫中山達成了同盟關係。在之前,華興會甚至沒有一個新中國的政治體制構想,僅僅希望能夠建立一個自己的武裝力量,消滅湖南的滿清勢力而已。至於光復會,倒是希望建立一個新王朝。對於共和制度,光復會毫無興趣。
人民黨完全不同,在建黨之前就已經確立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陳天華自己承認,這個政治理念遠比同盟會那些理念強出幾條街去。
再看周圍的人民黨同志們,帶上自己也不過只有八個人,和參加同盟會組建大會的人一比,這數量根本比不了。但是出身之複雜,竟然毫不遜色。本來就該產生激烈爭吵的這個政黨,竟然完全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陳天華還記得,在同盟會的會議上,眾人是如何圍繞著一些現在看起來根本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如果陳天華沒有見過陳克,沒有和陳克一起討寫過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書,他估計也會陷入這樣的混沌漩漩渦中吧。
當陳天華試圖的同盟會的會議上講述自己的政治理念的時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