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去了日本的“先進技術”,而且這群人中間還有不少持強硬態度的日本海軍的軍人。這些傢伙支援昭和維新,卻未必支援中日親善。對這些人,必須用實力讓他們知道天高地厚才行。
當然,陪同的人民黨同志滿意的看到日本方面的海軍強硬派們一個個繃著嘴,或者不敢相信的張開了嘴。也不管這些日本人提出什麼仔細參觀的請求,中國方面的同志把他們都給帶走了。畢竟這幫人在參觀的時候,很耽誤中國的生產進度。中國正在瘋狂造艦,準備完善在西太平洋的防禦體系,以中國現在的生產效率,耽誤一天,那就是十分之一艘萬噸輪的進度。特別是整個工地上的鐳射測量儀器都關閉了,就這麼一次示威下來,至少得耽誤數萬噸噸位船舶的製造進度。
好不容易把沸騰著求知慾的日本人送走之後,造船廠負責人大大鬆了口氣。對於工業國來說,有些浪費還未必是實物的浪費,耽誤了進度往往是最大的浪費。在整個國家都逐漸納入到一個生產體系之內的時候,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引發的可是連鎖反應。
日本人現在比中國落後,但是這可不等於日本人傻。參觀的單位不僅僅有造船廠,還有機械廠,兵工廠,各種重工業企業。日本一度希望能夠獲取中國重工業生產的訂單。畢竟這些產業的利潤才是最大的。日本得生產百萬件襯衫,或者被褥,其利潤才能達到一艘軍艦的利潤。親眼見識了中國的重工業以及軍工業之後,日本方面算是真的死了心。
不僅是死了心,這次代表團裡面不少人是傾向於日本財閥的,他們對北一輝的國有企業,以及很多經濟措施都非常不滿。用來反對北一輝的藉口還是老一套,無外乎是國有企業的技術落後,國有企業的效率地峽,國有企業的工人懶惰。
親自參觀了一圈中國的國有企業之後,日本方面的反對者們也說不出什麼來了。除非他們承認日本人天生就比中國人差勁,否則的話他們實在是沒辦法否認中國國有企業獲得的巨大成功。日本的私營企業就算是把自己手下的工人都給累死,也達不到中國的國有企業能夠達到的水平。
日本代表團啟程回到日本之後,他們中間的私營企業的代表們要麼沉默不語,不再抨擊國有企業。要麼乾脆就轉換了門廳,要求日本國企與私企共同發展,一同前進。
莫道前路無知己125亂戰(五)
不見棺材不掉淚,參觀了中國造船廠之後,日本海軍強烈要求再去中國參觀一次。尤其是那些沒有去過參觀的日本海軍人員,聽說能夠在旱地上採用流水線模式造船,他們質疑這些參觀者們是在胡說八道。完全為了蠱惑不明真相的日本們接受“媚中投中”的政策。
這裡面的代表人物是前海軍的英雄鈴木貫太郎。託了“昭和維新”過份成功的福,北一輝等人只是對軍隊進行了數次清洗。凡是退役軍人都可以得到就業機會,只是海軍那些老傢伙們一來是兜裡有錢,二來是厭惡與那幫普通士兵一起工作。所以他們在尚未完全被北一輝控制的海軍船廠為中心,弄了一個類似“反革命沙龍”的玩意。
北一輝覺得現在不是收拾這幫老東西的時候,這幫老東西組織的反革命沙龍現在還有諸多好處,扎堆的反革命團伙永遠都比分散的反革命更容易處理。而且人民黨從法律上保護“言論自由”的態度對北一輝影響也很大。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是失敗者都會踏上的第一步。勝利者的特點之一就是大度。保證合法的言論自由是國家的基礎。
既然鈴木貫太郎等人做出這等反應,北一輝順理成章的向中國方面申請,希望組織一次新的參觀。把日本的老傢伙們都給送去中國,讓他們親眼瞅瞅中國強大的實力,以威懾這幫宵小。
陳克穿越前,中國的GDP以及國力都超過了日本,而且陳克現在的這個時空,中日之間也沒有特別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中國固然在甲午戰爭中失敗了,而人民黨也殺了好幾十萬日本人。中國人民或許覺得日本比不了中國,卻沒有陳克時空那種勢不兩立,一定要徹底清洗日本的打算。
於是在1939年7月1日,也就是人民黨建黨34週年的紀念日,一眾代表了舊日本的上層的日本參觀團乘坐飛機抵達了中國。日本天皇裕仁因為刺殺北一輝,一度處於完全軟禁的狀態。這次代表團是以裕仁出訪為理由。
現階段徹底處理掉裕仁不利於日本的局面穩定,但是讓這位暈頭轉向的日本天皇在日本關禁閉也是一件更麻煩的事情。北一輝充分利用了中國同志,把這群大麻煩扔到中國來。這些傢伙們在中國受受驚嚇,受受教育,對未來日本發展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