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聯絡許貫武,打算將票房分成打過來。
正巧聽說許貫武新院線成立,還沒有片子上映。吳墩立刻一拍腦門,在電話那頭大聲笑道:“許先生,我們臺灣這邊新近上映了一部片子,賣的相當火,我看不如你就引進過去。”
“哦?!是哪部片子?”許貫武好奇的問道。
這些天,他們幾兄弟都是忙著在香港本地尋訪,還沒來得及把目光投向彼岸。
“是由李行導演指導的,改編自瓊瑤女士的小說《海鷗飛處》。在臺灣這邊已經連續兩週的票房冠軍了,人氣居高不下。”吳墩笑道,“我聽說瓊瑤女士的電影在香港那邊也有一定的市場,依我看你不如就趕快來臺灣這邊,把這部片子買回去放映。”
許貫武一聽頓時頗為心動,與其在香港這邊矬子裡面拔大個,還不如去臺灣那邊碰碰運氣。
七十年代早期的臺灣,電影事業發展的還是紅紅火火的,出了不少的佳作。
同大哥許貫文,三弟許貫英,四弟許貫傑打了招呼之後,許貫武馬上就搭乘飛機趕往臺灣。
來到臺灣,接機的正是吳墩。
他一見到許貫武就熱情的擁抱了過來,好似看見財神一般。
這也難怪他如此激動,《發錢寒》和《蛇形刁手》讓他賺了上千萬新臺幣,而且還不用出生入死打打殺殺。
現在看到許貫武,和看到財神爺沒什麼兩樣。
“出品《海鷗飛處》的公司你替我查的怎麼樣?”許貫武見面之後,來不及寒暄,直接詢問道。
不是他心急,而是院線馬上就要裝修完了,再不上映新片,那院線只好關門了。
一天損失就超過一萬港幣,以現在許氏兄弟公司的財力,根本虧不起。
“已經幫你查到了,這部電影是由馬氏電影公司製作,第一影業機構負責發行。”吳墩笑道。
許貫武聽了就是一愣,第一影業機構?!
“這下糟了!”許貫武喃喃道。
“怎麼?這家公司很厲害麼?要不要我帶幾個兄弟去把複製搶回來?”吳墩大大咧咧的說道。
許貫武聽了不由的苦笑一下,“如果所有事情能那麼簡單的解決倒好了。”
第一影業機構可不是一般的皮包電影公司,它的創始人是黃卓漢,始創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香港註冊臺灣拍片。
之所以說它不一般,就是因為這家公司堪稱獨立製片公司中的no。1!在五六十年代推出過不少佳作,捧紅不少明星。如大明星林翠,“龍婆”羅蘭等等。
並且在臺北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院線,在港臺地區實力僅次於邵氏、嘉禾與臺灣中影,是港臺地區第四大影業公司。更是獨立電影公司的第一名。
名副其實!
第一影業機構在臺灣投資拍攝電影,並且負責電影在香港方面的發行。
因為黃卓漢與邵爵士私交很好,兩家公司又經常的合作,所以電影通常也都在邵氏院線上映。
許貫武如果想把《海鷗飛處》拿到輝煌院線上映,就必須同黃卓漢先生打交道。
第七十二章 “十項全能”黃卓漢
得知黃卓漢先生此刻就在臺北,許貫武並沒有第一時間就趕去會面。
他只聽說過黃卓漢這個人,但是對他絲毫都不瞭解。貿貿然前去,如果生意談不攏,反而會傷害到彼此。
“大哥,《海鷗飛處》我已經看過了,拍的的確非常不錯,帶回去應該很賣座。不過這部電影是由第一影業機構負責發行。你和他們的老闆熟不熟悉?能不能找人幫忙聯絡一下?”許貫武打電話回香港求助道。
聽到二弟傳回來的訊息,許貫文也有些皺眉頭。
第一影業機構的名頭他也聽過,但是卻並沒有打過交道。
因為許貫文自己進電影圈,也不過才三兩年的時間而已,並且一直都為邵氏服務。同第一影業機構這些獨立製片公司並沒有交往。
“二弟,你先不要盲動,等我打聽清楚再說。”許貫文放下電話之後,就馬上嘗試聯絡第一影業機構。
幸好香港電影圈本身不是很大,人情託人情,憑藉著關係網,竟然真的讓許貫文聯絡到了黃卓漢先生。
黃卓漢正在臺灣發行這部《海鷗飛處》,收到許貫文的電話之後也是感到一陣驚奇。
對於剛剛冒出頭來的許氏兄弟,黃卓漢也是萬分的好奇。
在香港打造屬於自己的院線,成為可以與邵氏、嘉禾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