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很多。人氣也都非常的高。正適合把他們引進電影圈。憑藉他們的高人氣,電影一定會取得不錯的票房。”
“阿sam說的很有道理啊,我也覺得鄭棟漢是個不錯的人選。相信將他引入到七人小組,會讓我們旗下的影星、歌星都有更廣泛的發展。”許貫武點了點頭道。
“那其他人選呢?天天報社、tvb、巨星經理人公司,這些也都十分重要啊。tvb既是最佳的宣傳渠道,又是人才的培養基地;天天報社是最重要的輿論口舌,而且同樣也是宣傳重地;巨星經理人公司掌控旗下所有藝人,位置雖然並不太明顯。但卻是坐鎮中央的核心,更是不能輕忽啊。”許貫英聽了之後,不禁又問道。
“這樣好了,我們加一個旁觀席,以上這些未入選的人,全部歸到旁觀席上。他們有傾聽和發言的權力,但是沒有參與表決的權力。”許貫文提議道。
“這樣的話,參與的人數是不是有點多啊,很難一次全部召集齊的。”許貫武皺了皺眉道,“再說參與的人數多了。保密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或許其中有個意志不堅定的,把會議內容洩露出去。那我們就真的倒黴了。”
“二哥考慮的是,像這種高層會議,還是儘量縮減人數的好。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如果再像曾智偉這樣,把我們的會議內容洩露出去,讓人們知道我們的發展計劃,對我們公司而言,無疑是非常大的損失。”許貫傑也點了點頭道,“就像這次,我們不得不停止現在所有的拍攝計劃,直接損失起碼五百多萬。間接損失就更大了,起碼一千多萬港幣。如果再多來幾次,我們公司今年就不要想再盈利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先只讓鄭棟漢進七人小組,其他人等陸續觀察之後再說。”許貫武點了點頭道。
三兄弟一致贊成,透過了提升鄭棟漢進入七人決策小組的事情。
第二天,許貫武宣佈以一億港幣的現金,外加兩成許氏集團的股份,將許氏兄弟影業公司收入麾下。
報道一出,又引起香港輿論的譁然。一億港幣簡直就是天價了。想當初許氏兄弟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註冊資金就是嘉禾投資的那一百萬港幣。
如今三年之後,市值一億港幣,市值整個翻了一百倍。更不要說許氏集團的兩成股份,更比一億港幣還要值錢。
許氏集團旗下可是擁有輝煌院線、天天報社、tvb、巨星經理人公司、藝聲唱片等公司,市值起碼有八億港幣。兩成股份就是1。6億港幣,更不要說這發展前景有多麼大了。
這筆交易絕對是許家兄弟佔了便宜,不過許貫武卻沒有在乎這些。許氏集團不過是他現在所有產業的一小部分,真正賺錢的如長江實業、恆基兆業、合和地產的投資,以及好萊塢國民娛樂公司、20世紀福克斯公司,以及史丹利天使投資基金等,都沒有計算在許氏集團內。而那些投資才是真正的大頭,未來最起碼價值千億美元,絕對是一筆驚天的財富。
香港市民對於許家一次又一次爆出天價,都已經有些麻木了。對他們來說幾百萬港幣或許還能yy一下,但是上億港幣,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就算是買馬場場都贏,買**彩張張都中,想賺到一億港幣都要費很多時間。所以他們連想都不想了,連做夢都得不到的東西,還想它做什麼呢?!
倒是嘉禾、邵氏等許氏的死對頭聽到這個訊息有些惶恐,因為將許氏兄弟影業公司正式併入許氏集團,而且花費是如此鉅額的天價,表明許貫武就要有大動作了。
而這牽涉到數億港幣的大動作,從開頭就這麼不同凡響,等搞出來之後究竟有多麼驚天動地,就可想而知了。】
許貫武慣例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當初免費發行《天天日報》,就顛覆了香港整個報業市場;提高編劇的福利,讓員工參與進分紅,頓時吸引了許多人才,打破了邵氏的人才壟斷;巨星經理人公司推出的合作制度,又拉攏了很多的電影公司,從此許氏兄弟影業公司不再被孤立
這種種制度的推行,都改變了行之多年的慣例,顛覆了現有的規則。而現在許貫武顯然又要有新的想法了,誰也猜不到他接下來打算要做什麼,所以大家都在小心提防。
但接下來,許貫武除了將鄭棟漢提升為新的七人小組成員外,並沒有其他任何大的動作。
許氏還是照常拍電影、出唱片、推新人、播電視連續劇,其他什麼大動作也沒有,這不禁讓其他對手公司疑惑不已。(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六章 星戰大捷
臨近六月份,《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