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在華北組建了六個師的新軍。他僱用了德國的後來又加上日本的教官,並且辦了步、炮、騎、工兵,甚至比較現代化的通訊兵學校。他的軍官更像紳士― 至少有五個後來當了中華民國的總統或總理。
但是這支華北(北洋)軍隊仍然是省一級的― 和其他省一級軍隊(雖然實力不如它)屬於同級,因為中國政府基本的原則是保持中央與地方的平衡。不錯,軍隊在政府的文官結構方面已經佔有優勢― 自19 世紀50 年代起已經如此,但是一個由中央統率的全國性軍隊還不可能建立。中央集權的財政和坐鎮北京的總參謀部還搞不起來。皇帝的諭旨起著立法的作用,告誡、訓斥、針貶什麼都行,但不直接處理事務,主要的執行機關還在於省。軍隊獲得了社會威望,從東京回來的留學生(例如來自寧波附近的年輕的蔣介石)卻抓住了軍事訓練權。不久,中國的新軍軍官團體中出現了一心想推翻滿清的秘密革命黨人。這些人都在現代軍事鬥爭方面受過專門訓練,比起那些受過秘密會黨低效能訓練的僱傭兵來,當然要強出一籌。
為建立一個一元化的國家而進行的行政方面的改革,也遇到一系列的問題。新的紳商階級發展他們勢力的主渠道在大省。在那些地方,私人創辦的企業在18 世紀已經逐步增長,現在它們在機構設定方面也要發表意見。於是各省和有些市建立了主管外事、警察(或內務)、教育、商業、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