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託人帶出去變賣,以補家用。為免有人聯絡被軟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宮附近的樹木砍伐殆盡,讓人無法藏匿。
景泰帝重用大臣于謙等人,治理國政,頗為有序,但他軟禁兄長,甚至於景泰三年執意廢掉皇太子朱見浚,換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這種種作為,頗讓後人詬病。
高應雷的意思很明顯,朱永興比景泰帝更強勢,為人也更自信,憑永曆的懦弱,他自不必擔心其復辟,也就不會象景泰帝那樣嚴加防範,甚至到了嚴苛的程度。
晉王李定國其實早就知道有這一天,大廈將傾時岷世子出緬入滇,收拾人心,聚攏殘軍,親臨戰陣,屢番血戰,才挽救了危局;其後更是縱橫捭闔,伐安南,結暹羅,聯英法等西夷,使大局逐漸扭轉;今時更是宗室親征,懾服吳三桂,一舉光復了大江以南。攻克神京,立下不世奇功。憑功績,憑英明神武,取永曆而代之不可謂不是名望所至、大勢所趨。
但永曆對他的重恩,又使他不能輕易說出支援岷藩的話,以免有人物議。說他是忘恩負義,趨炎附勢之輩。
高應雷看出了李定國的猶豫和憂慮,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現在的形勢看得更清晰、全面。
軍隊呢,不說將領們都加官晉爵,便說士兵,糧餉不缺,且死有恤,殘有養。退役還有功田養家餬口;百姓呢,光復區生活安定,日子也在不斷好轉。國戰雖然在打,可朱永興並不過分盤剝百姓,且經常施恩,雖說很多是要在日後兌現,但對老百姓總是個盼頭。
武將歸心投效,文官也擁護朱永興。從龍之功,擁立之功。誰不期待?等到朱永興登基,講武堂、書院出身的武將文臣豈不都成了天子門生?
也就是說,晉王李定國同不同意並沒有多大關係,岷殿下只不過表示尊重之意。退一萬步講,晉王李定國真要武力相抗,別說慶陽王劉震、昌國公高文貴等將領不會同意。便是普通士兵,誰又肯為了那個遠在緬甸的皇上丟棄光明的前程,而進行無謂的戰鬥。
再者,朱永興也算是含蓄和厚道了。憑他現在的實力,便是直斥永曆無德、無能。甚至無道,要取而代之,又能有多少反對的聲音,多大的反對力量?
“大王,此種結果亦算是很好了。”高應雷苦笑了一下,說道:“岷藩即位,今上於緬人便如英宗在瓦刺人手中一樣,既無法奇貨可居,多半會禮送歸國,以免激怒岷藩。如今半壁江山已光復,我軍挾大勝之勢,豈是緬人可敲詐,可抵擋的?大王就算不直言勸進,亦可委婉表示贊同之意。如此,岷藩即可安心即位,今上亦得安樂,大明得一中興英主,軍民百姓得一寬厚明君。為國,為民,大王一片赤心,又何必在意那些人言物議?”
“岷藩的才幹和能力,吾是十分讚賞欽佩,且自愧不如的。”李定國臉色有些舒緩,苦笑著嘆了口氣,“按理說,他確實有這個資格和實力,但——”沉吟了半晌,他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大勢所趨啊,岷藩不是靠陰謀詭計,不是靠虛言詐取,他若能登大寶,確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罷了,早知有今日,卻還矯情什麼?便按你說的意思,給殿下回信吧!”
孝陵被用作正統地位轉換的象徵,早在明初即已有之,只不過那時還只是朱家內部輪換而已。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諸王群臣紛紛上表勸進,朱棣在象徵性的推辭兩次後,於己巳日,“謁孝陵”,雖然“唏噓感慕,悲不能止”。但當禮畢後,百官再次“備法駕,奉寶璽”勸進時,朱棣沒有再做過多推辭,最終登上皇位。
勸進與推辭,與其說是事不過三,不如說是形式上所必需的登極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這其中祭拜孝陵,昭示自身的正統性,就是不可或缺的最後一環。所以,在後人撰修的《明史》中,對此事的記載相當簡潔:“己巳謁孝陵,遂自立為皇帝。”由此可見,明孝陵在政權交替之際的重要性。
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帝自縊景山。於是,在南京擁立新帝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一時間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澇以及周王、桂王均有即位的可能,各方勢力紛紛登場。直至五月初一福王朱由崧祭拜孝陵,才最終平息了這場明爭暗鬥。祭陵後的第三天,福王監國,半月後正式登極。孝陵在這場即位之爭中,再次成為了正統地位的象徵。
原定三月初一祭拜孝陵,但朱永興突然身體不適,將日期推遲至三月十五。時間向後延了,但各項準備工作卻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大批官員自廣州而來,一至南京,便著手清理帳目,分頭接手各州縣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