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嶼五十多個,小的先不用管,兩個最大的島嶼——沖繩島和奄美大島卻必須駐兵防衛。

“三千水陸兵將足矣!此番戰後,薩摩藩定無再戰之力,世子不必憂慮。”顧錫疇相當自信地讓尚貞放心。

海島作戰,水師為先,憑薩摩藩的那些小戰船,多的不過七八門炮,少的不過一兩門,明軍留下二十餘艘戰艦,足以對付了。何況還有英國人,嗯,英國佬最好還是打著明軍的旗號,不要過於刺激倭國幕府為好。

海面上漂滿了碎木、屍體,五十多艘大小倭船與明軍艦隊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戰鬥。或者,應該說是慘烈,慘的一邊自然是倭人。

十多艘明軍和英國的戰艦以戰列線排開,依次用側舷的火炮猛烈轟擊,整個海面上頓時被硝煙籠罩。倭船也有火炮,但射程不如明軍和英軍,還未駛近,已大半被擊中,或有穿透船體而過的,或有砸中桅杆的,或有擊中甲板,不時有船冒起火光,或者搖晃著下沉。

面對明英聯軍如此兇猛的炮擊,倭軍只能硬著頭皮猛衝而上,寄希望於駛近本方火炮射程,或是進行接弦戰鬥。倭軍的船首上都繫結了削尖的粗木,勾索,便是用來衝撞和勾住對方戰船的。

明軍戰艦卻不如倭軍所願。他們不斷地拉開距離,一邊用遠射程的火炮殺傷敵人,一邊將其引得更加遠離海岸。

炮彈呼嘯著飛過來,水柱在周圍一個個升起,船在劇烈搖晃,薩摩守島津家臣樺山重年用力把著桅杆。才勉強能在甲板上站立。他怒目圓瞪,望著遠處在煙霧中噴吐火焰的敵艦。那彷彿是一隻只怪獸,在煙霧中隱現,將一顆顆死亡的炮彈毫不留情地射過來。

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軍事打擊,薩摩藩是嚴重缺乏準備的。首先是沖繩,然後是奄美大島,駐琉球的近兩千藩兵在明軍迅如雷霆的攻擊下崩潰瓦解。等薩摩藩得到訊息,明軍艦隊已經逼近了鹿兒島,也就是薩摩藩的家門口。並炮轟其港口。

出戰是不用考慮的,敵人雖然船堅炮利,卻只有十多艘戰艦,以五對一的數量優勢使薩摩藩守島津繼豐對獲勝有著很大的信心。於是,曾經率兵征服琉球的島津家大將樺山久高的兒子樺山重年帶著建立功勳的渴望,集合了薩摩藩的幾乎全部戰船,出海迎戰了。

但戰鬥的進行卻使樺山重年既憤怒又感到無奈,已經損失了十餘艘戰船。卻連敵人的邊兒都沒有碰到。

“轟!”的一聲巨響,樺山重年看到旁邊的一艘戰船被炮彈擊中。甲板被炸燬,這艘船在海水中打著轉兒,再也無法跟隨他繼續衝擊了。

繼續嗎?樺山重年咬緊了牙關,他不能帶著失敗的恥辱回去,與其這樣,倒不如戰死更光榮。直到他突然發現。敵人隱藏了實力,二十餘艘戰船已經切斷了他們的退路,而這支幾乎是薩摩藩所有戰船組成的艦隊更是遠離了海岸和港口。

炮火還在持續,明軍軍艦突然迅速而準確地調過右舷,飛也似地發出了一排毀滅性的炮彈。

主桅杆被炸斷。倒在甲板上摔得粉碎;樺山重年帶著他的期望和失望,躺倒在甲板上一命歸西;他的一條腿被炸斷,以一種悽慘的姿勢倒臥在血泊之中。

失去了指揮,沒有了退路,在明軍的兩面夾擊,薩摩藩的海軍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

高大的船舷象城牆一樣橫在倭人當面,火炮近距離的發射葡萄彈,一排排的明軍士兵倚舷而射,將密集的彈雨射向倭船。倭船的甲板上一片狼籍,到處是血汙和屍體,

沉沒,打轉,冒煙,起火,戰鬥已經成了一面倒的屠殺,海面上漂滿了碎木、屍體,以及拼命掙扎的倭人。

爭取以一次決定性的戰鬥重創或殲滅薩摩藩的水上部隊,從而掌握制海權!建平伯鄭瓚緒收回瞭望遠鏡,聖上交代的應該算是完成了。薩摩藩失去了水上力量,便無法對琉球構成威脅了。至於那些小島嶼上的零散駐軍,除了增加礦山裡的免費勞力外,還有什麼作為?可惜的是,聖上暫時不準直接攻上倭人領土,以免幕府惱羞成怒,使戰事拉長。

“伯爺。”一個鄭氏族人在旁邊不無憂慮地提醒道:“此戰過後,催討老侯爺的存銀,倭人會不會從中作哽?”

鄭泰長期掌管鄭氏集團的東西洋貿易,握著財政大權,但其初期對反清復明大業有些喪失信心,又曾反對鄭成功出兵收復臺灣。所以,鄭泰在日本長畸暗地裡存銀數十萬以備後路。

鄭經殺了鄭泰之後,發現這筆款項,便向倭國催討。而鄭瓚緒以鄭泰子嗣的名義,也向倭國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現在倭國尚未商議妥當此筆款項應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