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部分

的一員。叛清性質則更象是清統治階級中兩個集團,即以滿族貴族為核心的主導派,與原明降官降將士紳為非主導派的權力之爭,也就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爭。

清廷顯然對整個形勢是估計不足的,儘管他們在幾個戰略要地部署兵力,但卻是預防性的,不曾料到明軍的實力增長得如此之快,不曾想到統治區的民怨會猛然爆發。等到他們意識到這不是南北政權,或是新舊政權的較量,而是一個人數龐大且覺醒的民族對一個異族的反攻倒算時,勝負的天平已經飛快地傾斜。

現在,改寫歷史的重擔落在了朱永興的肩上,戰爭的性質也發生了完全的變化。而且他比吳三桂幹得更漂亮。於絕地崛起,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漢民族同異民族統治者的再次大較量。

起義,反叛,反正,投誠參加和響應明軍的,無一例外都是漢人。其主要成員或骨幹,多是原明朝降將,李自成、張獻忠、鄭成功餘部及南明殘餘部屬。兵士也皆是漢軍,並吸收了當地漢人百姓參加。他們或跟明廷暗有聯絡,很多人卻絲毫無聯絡。這無關緊要,只要他們不喜歡異民族建立的這個新政權就夠了。

在歷史的大事變面前,人們——各階層的人,所抱有的目的並不盡相同。一些人不過是為維護他及其集團的根本利益而奮起抗爭,繼而變更宗旨。以擁護勝利者為目的,向清朝展開攻擊;另外一些人,出於忠明之志,欲趁此轉機滅清復明,重建大明江山;也有一些人,確有家恨難消,為報仇雪恨而參加了這場紛爭,如此等等。他們各自的目的不同。但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