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四明山、還是寧波、慈溪,“朱三太子”每一次化名避禍的藏身之所,都會有人站出來與清廷這座龐然大物作殊死抗爭。就連鎮海的普通百姓張月懷,在得知房客是隱姓埋名的朱三太子後,也立刻變賣家產,要聯絡豪傑一同起來與清廷鬥爭
可惜“朱三太子”每次都讓這些破家捨命的人失望了,一聽說別人要拋下一切幫助他驅逐韃虜,就馬上倉皇遁走。
其實真正的“朱三太子”真名叫朱慈煥,是崇禎的第五子,因與四哥朱慈炤同歲,其上的崇禎二子早殤,所以人們習慣把他稱作“朱三太子”。
甲申之變時,朱慈煥年十二,倉皇出奔,流離顛沛。在大順軍中與兩個哥哥失散之後,與一位姓毛的將領逃到了河南,種了一年地。後因為清政府清查“流賊”,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個人流浪。十三歲到鳳陽,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給事中,細詢根由,執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
朱慈煥到了十九歲時,王家突遭變故,他再度流亡江湖。後又往浙中,結識一個姓胡的餘姚人,亦明官員後裔,兩人談經論文後,胡頗欽佩他的才學,勸他還俗,並將女兒嫁給她。從此朱慈煥以餘姚王士元為名入贅胡家,靠教私塾為生。
幾十年來,朱慈煥隱姓埋名、東躲,並沒有真正從事過“反清復明”,而且唯恐避之不及,害怕成為反清的一塊招牌,所以不敢在餘姚常住,而是長期在四明山一帶輾轉,以教書餬口。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至衡陽,說客
歷史上,朱慈煥雖然四處躲避,但作為明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