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和鄙視。如果傷病被殺,張勇可以歸罪於明軍殘忍,減輕自己的責任;如果傷病得活,想必他已經放出留糧請求的風聲,怕是倒有些人要感激於他呢!
可惜,我本來也不準備殺害傷病的,你的小心機白費了。朱永興淡淡一笑,把張勇的留書扔到了地上。別小瞧了我要進行的政治思想工作,這些傷病非但不會感激你,還要對你充滿仇恨,成為戰陣上英勇殺敵的好兵呢!
第一百二十一章 皇帝不行,我行(求收藏、
勝利之後的明軍將領竟然感到鬱悶,全沒有歡欣鼓舞的氣氛,這讓朱永興既感到欣慰,又覺得這種情緒需要排解
欣慰的是經過這連番勝利,明軍上下的心氣高漲起來,再不是以前那種迷莽落徬徨的狀態竟然因為讓張勇逃跑而感到不滿,可見明軍已經把勝利的標準提高了好幾個層次sg
“張勇棄軍逃竄,手下只仕不足三千兵將,可謂是狼狽之極”朱永興斟酌了下字眼,笑著對眾將說道:“喪膽之輩,日後見我大明軍旗定然膽怯懼戰,且讓他多活些時日,又有何妨?”
“是本王判斷失誤,過於膽小謹慎,方使張勇有可趁之機”白文選起立躬身,說道:“大好形勢下未能全殲敵軍,請殿下責罰”
“談什麼責罰,趙王言重了”朱永興擺了擺手,示意白文選坐下,沉吟了一下,語重心長地說道:“謹慎用兵方是取勝之道,切不可因今日之事而改弦更張,以致他日之禍天色將晚,派人召回汝陽王吧,切莫因怒窮追,萬一中了埋伏就不好了”
白文選立刻派出了信使去通知馬寶其實大家的心裡都很清楚,張勇施展詭計,至少爭取了將近四個時辰的時間他又把軍中的騾馬,不管是戰馬還是拉車的都帶走了,此地離南齋公房又不是很遠,夜晚能追擊並擊厘軍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隻不過煮熟的鴨子飛了,讓眾人都有些咽不下這口氣所以,都消馬寶率領的騎兵能多有斬獲,而沒有人建議收兵
朱永興見事情已經安排妥當,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騰衝大戰能夠擊敗清軍,獲得大勝,全賴諸位精忠赤勇等到把張勇殘部逼進高黎貢山,大功告成之時,吾要代皇上,代朝廷,論功行賞”
白文選和眾將起身謙謝,什麼“全是殿下籌謀之功”“皆是殿下甘冒矢石,身先士卒之力”“乃是殿下所制神器之威,方能勢如破竹”之類的讚頌之語
朱永興心情暢快,雖然知道別人是吹捧恭維,但聽著就是高興戴高樂嘛,戴上高帽還不樂?
“諸位過譽了”朱永興故作矜持地擺了擺手,笑道:“戰事已近尾聲,也該是吾去安南的時候了先準備準備,過個五六日或七八日,吾便要率隊啟程介時,雖路隔千里,但抗清之志,中興大明之心,卻還是一樣的堅不可摧吾與諸位共同努力,定要開創出一個不同以往的新局面腥羶遍地板蕩危難之時,難道不正是吾輩建功立業,大展宏圖之日”
“殿下何去之匆匆?”白文選委婉挽留道:“軍合則強,力分則弱,不若就在此發展”
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只用一句話便阻塞了眾人的勸說,“此陛下之意,吾不敢違逆”
從白文選接駕的提議,朱永興已經知道人們忠君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不管永曆是英明神武,還是懦弱無能特別是白文選和李定國,朱永興已經把他們歸為抗清的盟友,只是盟友而已而要拉攏腐蝕的物件,朱永興當然也有了初步的人燻那些才將是他的嫡系
忠臣艾在置身事外讀史的時候,那是除了欽佩就是敬仰,恨不得與他們一起並肩戰鬥,青史留名但真正處在那個環境之中,才會發現要走出歷史的悲劇,要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扭轉乾坤,就只能對那些固執的忠臣近而遠之
因為他們要走的路註定是失敗的,而因為一個棄國的皇帝卻把抗清大業置於次要地位,更是不對的即便抗清大業需要一面旗幟,需要一個表面上共奉的朱姓君主,朱永興也不會本末倒置
從另一方面講,嚐到了權力滋味的朱永興,也不會輕易放棄哪怕你是千古名將,哪怕你是赤膽忠臣,只要你走的路是錯的,或者跟不上我的步伐,那就註定會被朱永興所拋棄或早或晚,只是個時間問題
要扭轉乾坤,要興復華夏,永曆行嗎?當然不行這不是朱永興自吹自擂,妄自尊大,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張勇逃了儘管很多人對此有些不太甘心,但朱永興已經調整了心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將東去安南的征途上
而要等上幾天的時間,除了部隊休整,挑選隨行人員,準備糧草物資外朱永興還消大勝清軍